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拔萃观点/“A+H”上市陆续来 优化港股结构\郑雪曦

2025-11-03 05:02: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周港股呈现震荡回调格局,宏观路径的不确定性叠加财报季企业盈利分化,令市场风险偏好趋于谨慎,估值中枢仍在动态调整过程中。

  上周,美联储议息会议如期降息25个基点,但鲍威尔会后表态偏鹰。关键就业数据因美国政府临时停摆而出现延迟,导致市场对于年内是否继续降息出现明显分歧。受此影响,美元短线走强,全球风险资产普遍承压。尽管中期来看政策利率重心下移趋势未变,但路径尚未明朗,使得市场对流动性环境的预期更加谨慎。

  国际关系方面,中美贸易紧张出现阶段性缓和信号,短期内有助于缓解市场对于外部环境的担忧,但考虑到战略竞争格局未有根本改变,未来仍面临政策反复以及博弈加剧。

  与此同时,基本面逐渐成为市场定价核心。近期美股科技巨头财报表现明显分化,例如,谷歌因云业务超预期而大涨,而Meta则因支出指引引发市场担忧遭遇大幅回调,凸显资金对于现金流稳定与盈利兑现能力的重视,对大量资本投入获得的边际回报愈发敏感。英伟达在GTC大会中继续上调全年收入与产能预期,市值突破五万亿美元,算力投资主线持续强化。美股风格变化已开始传导至港股,尤其在科技与成长板块中反映更为明显。

  从结构上看,科技依旧是市场关注的核心主线。在中国“十五五”规划中,科技自立自强被明确列为战略重点;与此同时,北美市场围绕AI及数据中心的资本支出持续上行,带动光模组、液冷、半导体材料等中游制造环节的景气度回升。相较之下,港股在科技领域仍以平台型互联网企业为主,缺乏制造与基础设施链条上的代表性公司。今年以来,不少具备全球交付能力的内地龙头企业启动“A+H”双重上市进程,未来有望逐步填补这结构性缺口。

  短期市场风险偏好趋审慎

  在政策路径尚不明朗、外部环境仍存波动、企业盈利呈现分化的背景下,市场短期内仍将处于估值与情绪的再平衡阶段。风险偏好趋于审慎、板块风格持续切换的特征,或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延续。

  (作者为拔萃资本集团分析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