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一点灵犀/星巴克中国“卖身” 势加速扩张\李灵修

2025-11-08 05:01: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星巴克计划出售其中国业务股权,有关决定被视为新一轮快速扩张的开端。\AI制图

  在刚过去的周二(4日)星巴克公告称,拟以作价4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60%股权,并成立合资公司。交易完成后,星巴克总部将授权于中国公司继续使用其品牌及知识产权。参考星巴克此前在韩国市场的类似操作,今次股权出售很可能是新一轮快速扩张的开端。

  星巴克中国的“卖身计划”早有迹可循。去年7月30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时任星巴克全球CEO的纳思瀚(Laxman Narasimhan)就表示,星巴克在中国正处于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早期阶段,以期增强竞争地位,加速增长和创新。

  面对内地消费者的性价比偏好,以及国产品牌的强势崛起,星巴克的经营压力颇大。2024年星巴克在中国现磨咖啡市场的份额约为14%,较2017年的峰值42%大幅回落(见配图)。至2025财年(截至9月底),虽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5%,但同店销售额下降1%,反映出行业竞争激烈,只能凭借店舖增长来做大收入。

  全面下沉低线城市

  从种种迹象来看,星巴克出售中国业务股权可能并非是“敦克尔克式逃亡”。合资公司新制定的战略目标为,未来在内地市场的门店规模拓展至2万家。而1999年进入中国的星巴克,过去26年开设的门店数仅为8011家。

  其实星巴克的2万家小目标,只是与主要对手瑞幸咖啡(2.7万家)、库迪咖啡(1.4万家)短兵相接的基本门槛。虽然没有为此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表,但星巴克已然启动了扩张进程。根据2025财年数据,星巴克中国门店进入1091个县级市场。这意味着昔日咖啡王者开始“脱去长衫”、全面下沉。

  当然,星巴克中国的改革计划或不止于此,我们从其在韩国市场的表现中可以窥探一二。同样是在1999年,星巴克进入韩国市场,与连锁零售品牌E-mart组建合资公司,双方各自持股50%。到了疫情期间,韩国咖啡市场竞争白热化,星巴克遭遇当地廉价品牌(Mega Coffee、Compose Coffee、Paik's Coffee)围剿,市场份额与营业利润双双下滑。

  为了提升品牌竞争力,星巴克先是在2021年将所持股份售予E-mart。交易完成后,星巴克韩国每年向星巴克总部支付营收5%许可费。其后在2024年底,星巴克韩国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

  参照韩国改革样本

  一方面,星巴克韩国积极投身价格战,并大力推广折扣营销。如“One More Coffee”活动,当天第二杯饮品打六折。目前星巴克韩国一杯美式咖啡折合23元(人民币,下同),拿铁26元,而在中国分别卖30元、33元。

  另一方面,星巴克韩国为降低人力成本,陆续在170家门店里使用振动取餐器,部分客流量大的门店还在试行自助点单机。同时,80%的星巴克韩国门店将营业时间延长到晚上10点。

  人手规模减少、工作量却在增加,改革措施引发了员工的强烈不满。近年来,星巴克韩国雇员已组织了两场示威游行活动。据反映,在促销活动期间,员工甚至忙得没时间上厕所。

  从韩国样本来看,星巴克的股权出售计划,更像是加强与本地合作伙伴的绑定,然后制定一个更加激进的扩张计划,以应对残酷内捲的市场竞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