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中国外贸统计出现明显“杂音”,具有一定的反常性。刚公布的10月份进出口数据双双回落,主要是受到了基数错位、工作日统计差别、“抢出口”告一段落等多重因素的干扰。
首先,去年9月的极端台风天气导致出口意外下滑,运输排期和出货的延后,造成了10月的基数高出正常水平,也导致了9月、10月出口数据的错位,即9月偏低,10月又偏高。因此,今年10月份出口“意外”录得负值。
其次,今年10月的工作日(18日)较去年同期少一天。如果剔除这一因素,10月出口、进口都是正值,同比分别增长4.4%和6.6%。上月也发生了类似情况,9月份由于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多2天,实现了8.3%的高增长。
再次,受到对等关税的刺激,中国前期出口出现了“抢出口”行为,随着下半年中美贸易关系的缓和,以及外贸企业“抢出口”动能的减弱,10月份出口数据回落算是对此前高增的一种“补偿”。从10月份中国对东盟、非洲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出口同比增速放缓中,也都能看出“抢出口”、“抢转口”行为的告一段落。
新兴市场多元化布局有支撑
往后看,在去年11月和12月出口基数连续走高的背景下,接下来中国外贸数据的确存在阶段性走弱的风险,但考虑到上述因素均为短期干扰,外贸企业在新兴市场的多元化布局也带来了底部支撑,是故中国外贸前景不宜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