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股海一粟/风险偏好提升 中资股看俏\谷运通

2025-11-12 05:01: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年北水加速流入港股,截至上周,淨买入规模已达1.3万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6倍。自港股通开通以来,淨买入总额更突破5万亿元。可以说,港股今年能够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跑出,北水功不可没。短期来看,中美贸易休战,降低了中国产品出口的不确定性,对中资科技股及出口导向型的板块(新能源、制造业)形成提振。

  上月外围出现大幅波动,而港股走势则相对平稳,以过去15个交易日计,合计录得淨买入额近972亿元。从资金流向看,银行、传媒、医药生物、商贸零售、非银金融成为了南向资金重点关注的行业。而近一个月的表现,银行、石油石化、非银金融、通信、煤炭板块的持股市值增长最为显著。

  另方面,根据大摩的调研,10月份全球主要公募基金对中资股的配置反而出现了下调,低配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一变化主要跟中美贸易战再次波折有关。不过,自年初至今,全球投资人对中国在中美交锋中采取的战术和战略持肯定态度,且认为中美未来可能的事态演变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日渐降低。多数投资人认为中国能保持相对平衡关系,其手中的系统牌(稀土管制)在未来2至3年仍将有效。大摩认为,全球投资人现时聚焦于精选个股,为接下来几个季度潜在的中资股加仓做好准备。

  科网巨头排队派绩 支持大市

  临近岁末,外围市场能否如传统般例旺,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市场对AI泡沫化的担忧去之不尽,但另一方面,美股三季度季报显示其盈利上调预期,为全球股票市场中最强,若美联储今年年底至少1次、明年2至3次的降息预期,美股有望企稳并带领全球投资风险偏好提升,进而推动对中资股配置的增加。

  港股方面,本周多家互联网龙头企业将公布季报,大概率会优于预期,相信亦有助于大市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行业来看,周期板块表现亮眼,而机器人、固态电池等科技新产品则处在密集发布期,可关注国产芯片替代、可控核聚变、具身智能、固态电池等方向的主题投资行情热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