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一点灵犀/比特币暴跌的利空隐情\李灵修

2025-11-20 05:01: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加密货币长期以来都是洗钱、灰产等非法资金活动的重要媒介。\AI制图

  作为今年“特朗普交易”的核心资产,比特币近期遭遇连续重挫,不仅前期涨幅尽数抹去,周中一度击穿9万美元关口,由历史高点累计下跌近三成。本轮行情属于周期性回调,抑或另有巨大利空隐情?

  特朗普一直是左右币圈情绪的重要因素。早在2019年,他曾在网上公开表示:“加密货币的价值建立在稀薄空气之上,极不稳定。”但到了去年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又转軚向加密资产释放友善信号,甚至计划将比特币纳入官方储备资产,这极大刺激了市场情绪,其后比特币价格持续攀升,并于10月6日创下12.6251万美元新高。

  加密资产不再安全

  然而,比特币在创造惊人财富之余,亦难以避免树大招风之嫌,毕竟加密货币长期以来都是洗钱、灰产等非法资金活动的重要媒介。就在上月,美国司法部对电诈犯罪团伙“太子集团”实控人陈志提起公诉,并宣称已没收其非法所得的12.7万枚比特币(目前市值约为115亿美元)。但令人疑惑的是,陈志尚未抓捕归案,美国政府是如何获得比特币的?

  据悉,陈志持有的比特币保存在5000多个冷钱包(非托管钱包)内。而冷钱包并不会因法律程序而被冻结,更像是一个私人保险箱,钥匙(私钥)只在持有者手中。虽然美国司法部没有公布这些比特币被没收的细节,但坊间怀疑很可能是被“官方黑客”所窃取。

  本月9日,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LuBian矿池遭黑客攻击被窃取巨额比特币事件技术溯源分析报告》,间接坐实了“美国国家队出手”的猜测。报告指出,2020年12月29日,陈志旗下的LuBian矿池发生一起黑客攻击事件,12.7万枚比特币被转移至新的钱包地址。但迄今为止,钱包中的比特币再未变动,这显然不符合一般黑客的逐利行为逻辑。而美国知名区块链追踪工具平台“ARKHAM”已将这个钱包地址标记为美国政府所有。

  链上财富全球征税

  该事件在币圈内部持续发酵,也打破了公众的一贯认知:区块链拥有绝对的私密性与安全性。然而,掌握先进技术与庞大资源的政府部门,不仅可以准确掌握你的比特币信息,而且能够轻易地窃取并转移它。

  事实上,特朗普对于比特币的态度转变,很可能就是基于技术掌控力的认知。2024年6月11日,特朗普邀请一众加密平台大佬在海湖山庄见面。会谈后几小时,他在旗下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帖称,“比特币可能是我们对抗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最后一道防线。”要知道,由于区块链地址的匿名性,外界并不了解算力的分布情况。如果这些币圈大佬控制的节点超过50%,理论上是可以篡改公共账簿的。

  此外,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加入《加密资产报告框架》(CARF),旨在将美国公民的海外加密资产纳入税收征管体系。CARF是由经合组织(OECD)于2022年创建的一项全球性协议,要求成员国自动共享关于加密资产持有情况,以有效遏制跨境逃税行为。根据计划,CARF框架将在2027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实施。届时链上财富信息将无处遁形,币圈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