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由于全球去美元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而人民币跨境支付金额迭创新高。
人民币国际地位持续提高,根据国际结算银行三年一度调查报告,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上升至8.5%,追近英镑、日圆的比重,反映全球减少对美元依赖,令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支付、融资异常活跃。近期腾讯(00700)等企业在港发行点心债,凸显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助力人民币加速国际化。
美国政经不稳,党争复加关税政策自损经济,美元汇价岌岌可危,美汇指数年内跌幅扩大至近8%,短期内难以逆转弱势,未来数月有可能进一步下跌,以目前走势,今年美汇将创出2003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当年跌幅为14.6%。
事实是全球看空美元的情绪高涨,美汇愈跌愈有,对持有美国股债等金融资产更加不利,扣除汇率因素,美元资产回报被大幅蚕食,环球资金加速东移中国以至亚洲,全球对人民币资产需求强劲,支持人民币兑美元回升向上,此时更加有利中国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增强在全球支付、融资及储备功能。
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直追英镑
其实,人民币国际支付交易量大增长是全球货币之冠,根据国际结算银行三年一度的调查报告,目前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量大增至相当于8170亿美元,占全球汇市交易占比8.5%,即接近一成的重要关键比重,高于2022年的7%的占比,位列美元、欧元、日圆及英镑之后,为第五大支付货币,已追近英镑10.2%的占比。上述数据证明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认受性不断提升,全球各国、企业使用人民币作国际支付结算、融资及储备日趋普及,特别是弱美元时代下,中国金融资产配置需求带动人民币在国际市场投融资的活动。
点心债续火爆 腾讯首发行
事实上,离岸人民币债券(点心债)发行异常火爆,内地及外资企业纷纷利用现时人民币汇率稳定、相对低息的环境发行点心债,例如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在港首次发行3年期2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点心债。2024年点心债发行总额上升至1.27万亿元的新高,发行淨增额近4800亿元,预期包括香港在内的全球点心债在今年发行总额将继续创新高,2025年至今发行额已有约9800亿元。
内地企业积极发债融资、扩展业务,加力发展人工智能,例如腾讯、百度(09888)等科技企业先后在港发行点心债,其中腾讯90亿元点心债更是首次发行,有利自身业务之外,还助力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从中亦凸显香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扮演着重要角色。
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空间大
环球同业银行电讯协会(SWIFT)统计10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占比只为2.47%,令人质疑数据失真,低估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相信是未有统计包括中国使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数据。
其实,全球去美元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金额迭创新高。中国自建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系统以来,累积处理各项支付600万亿元,去年跨境人民币支付金额175万亿元,比2023年增长43%。由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使用日趋普及,将会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提供更大发展空间,离岸国债期货产品推出及债券通进一步扩大,更能巩固及提升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
国际结算银行报告显示,香港继续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外汇及场外利率衍生工具中心,今年4月人民币外汇交易日均交易额相当于3151亿美元,过去三年增长近65%,而人民币场外利率衍生工具日均成交额大增67%至相当于245亿美元。
香港联通内外优势凸显,内企机构争相发行点心债,加上国债期货如箭在弦,为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注入更大发展动力,迎来爆发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