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恒生银行的香港商业房地产的不良贷款金额约250亿元。
据外电引述消息报道,汇丰控股(00005)罕见地直接插手处理旗下恒生银行(00011)商业房地产不良贷款组合,并指示驻伦敦的负责人推动该进程。此举反映外界对慢热的香港地产行业感到愈发担忧。该消息同时拖累恒生银行股价,昨日收报114.5元,跌幅3.13%或3.7元,全日成交4.89亿元;滙控亦下挫0.37%,收报107.1元,成交总额13.37亿元。\大公报记者 蒋去悄
香港楼市自2021年开启下行周期,随着新世界(00017)及英皇国际(00163)等地产商陆续陷入财困,行业债务压力愈发突出,银行业亦作出反应。有消息人士透露,滙控在大约两个月前指示驻伦敦的全球首席企业信贷官和特别信贷部门负责人,以确保恒生银行启动出售房地产不良贷款组合的进程。
不良地产贷款急增85%
截至今年6月,恒生银行对香港商业房地产的不良贷款金额约250亿元。消息人士称,恒生银行目前正处于出售价值逾30亿美元(约233.3亿港元)房地产支持贷款组合的初步阶段,意味着相关债券抛售措施初见成效,此前恒生银行的香港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按年急升85%。根据惠誉估计,香港银行业不良贷款约250亿美元(约1944.5亿港元),为近20年高位。
针对市场讨论,滙控及恒生银行均有发出声明。汇丰发言人指出,所有银行都不断寻求优化信贷组合、管理风险,并在充分考量对客户的影响后作出决定,强调恒生银行的决策是基于其自身治理状况。
恒生银行发言人对报道则不予置评,并指出该行根据国际法规及会计准则管理自身贷款组合的信贷风险,包括及时且合理的贷款分类和拨备,以及贷款回收和处置。
据报道指出,香港银行业正经历19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房地产低迷压力。早前亦有传言指出,多间银行与顾问公司接触,寻求成立“坏账银行(bad bank)”以处理其坏账,当中便包括恒生银行,其中一项提案为参考内地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模式,以允许银行回收部分款项。金管局随后否认“坏账银行”的传闻,强调香港银行资产负债表健康,银行信贷拨备覆盖率超过140%,相关传言并无根据。
惠誉:港银风险仍可控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香港银行坏账率并未夸张到需要设立“坏账银行”,业界不必过于担心。
惠誉分析师Savio Fan指出,尽管商业房地产行业仍有恶化压力,但香港银行业具备较大缓冲空间,预料风险可控;上海商业银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目前本港并无成立相关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