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地产 > 正文

增吸引力/洪水桥公用地拟改建私宅 供应931伙

2025-10-04 05:01:4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H6用地(红线范围)在洪水桥第34E区,地盘面积8.35万方呎。

  特区政府早前采取片区开发模式加快建设北都区步伐,今年底会率先推出洪水桥片区招标,为了增加片区的吸引力,片区内除原有两幅住宅用地外,现再将1幅原拟建政府设施的土地改为兴建私人住宅,并由将来投得片区的发展商自行发展,料可提供约931个住宅单位。经修订后,片区内共有3幅住宅土地,料总计可提供超过3300个私人住宅单位。\大公报记者 林志光

  政府去年底就拟定的北部都会区3个片区邀请有兴趣者提交意向书,并提供意见。根据土木工程拓展署西拓展处日前向城规会提交的申请文件指出,在考虑所收到意向书内的市场意见后,建议将具高发展潜力、适合为新发展区提供住宅供应的H6用地,改为私营房屋发展,以增加发展片区的财务可行性。

  H6用地现规划为“政府、机构或社区(1)”,是预留兴建分区消防总局及救护站暨员工宿舍之用;现拟改为住宅发展,政府正与消防处密切协调,并积极在洪水桥新发展区内另觅合适地点,以重置该等设施。

  地积比6.5倍 建4幢住宅大厦

  H6用地在洪水桥第34E区,毗邻港深西部公路,及原拟兴建的科技园及公营房屋用地,地盘面积约8.35万方呎。现建议以总地积比6.5倍发展,预计可在商场及停车场各两层,和1层住宅会所之上,兴建4幢住宅大厦,总楼高约41至42层,总可建楼面近54.3万方呎,项目预计于2033年落成。

  政府去年在北都区拟定3个分别位于粉岭北、洪水桥及新田科技城的试点开发片区,洪水桥是占地规模最小的1个,总占地约12.5公顷,只有2幅私人住宅用地,3幅企业及科技园发展用地,各提供总楼面分别逾139万方呎及约299万方呎。若H6用地成功改为住宅发展,私人住宅用地的总楼面便增至逾193万方呎,以平均住宅单位面积约538方呎计,料共提供约3320个私楼单位。

  北都片区开发 收22份意向

  政府去年底向市场邀收意向书,今年3月底截止时,共收到22份意向书,提交者包括本地和内地的发展商、承建商、综合企业和电商物流公司等。据了解,当中有新世界(00017)、恒地(00012)、新地(00016)、信置(00083)、会德丰、华懋、太古地产(01972)、华润置地(01109)、中海外(00683)及中铁建等。

  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早前透露,今年底正式招标洪水桥片区,会偏向采用双信封制,除参考发展商出价外,还会就发展用地的建议评分;且招标要求或相对进取,有意处理更多产业用地的发展商将取得更高评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