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锦英苑早前录得一宗没有楼契的买卖,成交呎价属屋苑15年最低。
大量海外专才透过高才通或投资移民来港生活,落脚第一步最重要固然要有安身之所,买楼或租楼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正所谓人生路不熟,无论买楼或租楼,最好找枝盲公竹(地产代理)带路,尽量避免误踩地雷招致损失(虽然透过中介亦不代表万无一失)。而最常见的地雷是买了有楼契问题的楼宇,例如长命契、钉契、半契或送契楼等,当中又以无契楼最为普遍。
无“正本”恐按揭有阻滞
何谓无契楼呢?顾名思义,无契楼就是该层楼宇没有或遗失楼契。若一不小心误买无契楼又如何拆解呢?
当业主遗失楼契,物业会沦为无契楼,楼价会受到影响。原则上,业主可以补领“楼契核证副本”,又称“影印契”。表面看是一样的文件,同具法律效力,但实际不能完全取替正本,因为即使补领后,物业仍然会被视为楼契不完整,令物业有瑕疵。
与此同时,即使买家不计较无契楼而购入单位,但由于无法用正本证明单位的业权,银行也会存有戒心,申请按揭时或不受理,又或出现按揭不足的情况,所以业主必须有心理准备,无契楼的身价会大打折扣,有机会被买家大幅压价。切记买入单位后想再转手亦不容易。
代理须确认楼契完整性
买家要留意,若然买卖双方是经地产代理中介签署临时买卖合约,地产代理是有责任在签约前做足“开门七件事”,亦即是为相关单位进行查册,要核实单位是乾干净淨(楼契无问题、是否凶宅及有否僭建等),若然代理因为买家不熟悉本港买楼规则而刻意隐瞒楼契问题,甚或签署临约后业主才告知遗失楼契,又或无法提供完整楼契,买家有权终止交易,并可取回临时订金,甚至可追讨有关代理佣金及律师费等费用。
若然没能成功踢契要硬着头皮交易,亦不是没有补救方法。先寻求法律意见,买家应先咨询律师,了解业权瑕疵和风险,并评估能否成功补契。事后可透过补契拆弹,委托律师向土地注册处申请补回核证副本。这能证明业权完整性,部分银行可能接受,但仍有银行会拒绝。
购买无契楼存在较高风险,即使能成功补契,也可能面临按揭条件较差的问题,或者根本无法获得按揭,最终需要full pay。在决定购买前,务必谨慎评估自身财务状况,并咨询专业人士意见,以免造成损失。
地产代理指,普遍无契楼因为风险问题难以转手,故成交价一向偏低,成交亦相对疏落,不过亦有贪平买家不计较入市,故该类单位也非全没市场。如深井浪翠园一伙中层两房单位,因业主失踪20多年并长期拖欠管理费,遭法院颁令强制拍卖。该“无契楼”早前经拍卖行以底价167万元开卖,最终以275万元被投得,比底价高65%,但仍较市价低一截。投得该单位的买家,打算买入收租,认为买入价低水。同时无意申请按揭,故即使无契亦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