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今年股市持续上升,财富效应带动下,港人身家水涨船高。
香港股票市场兴旺,本地富豪的财富亦水涨船高。花旗香港最新调查发现,香港千万富翁人数达39.5万人,较去年增加5000人;资产淨值中位数约2050万元,较5年前增加32%。
花旗香港客户策略及销售管理主管成静雯指出,本地千万富翁首次置业平均年龄33岁,平均年龄34岁便赚获人生第一个100万元。另外,相对于百万及千万级别富裕人士侧重现金及股票,准亿万富翁的资产配置更加均衡及多元化。\大公报记者 刘鑛豪
花旗香港昨日公布“香港千万富翁调查报告”,今年千万富翁人口达到39.5万人,较去年增加约5000人,占人口比例7%,即每14个人就有一个人拥有1000万元淨资产及有100万元流动资产。这些富翁的总资产淨值中位数为2050万元,相较2020年的1550万元高出32%。
平均34岁赚首个100万
至于致富之道,成静雯表示,千万富翁赚取人生首个100万元的平均年龄为34岁,占42%受访者是通过投资股票及基金达成赚取第一桶金;占27%是受惠于物业升值。另外,首次置业的平均年龄为33岁,占58%表示置业是为了自住用途。
对于今年千万富翁人数低于2018年的51.1万及2020年的51.5万人,花旗银行投资策略及资产配置主管廖嘉豪指出,于2017、2018年调查时,本地楼市表现较佳,在财富效应下,当年有较多受访者跻身富翁行列。展望未来,随伴着股票市场畅旺,抵销楼价下跌的影响,今年受访富翁的资产淨值中位数已相较5年前有所提升,希望未来本地千万富翁人数也会增加。
配置多元化 物业比重降至51%
资产配置方面,物业占淨资产比重由2020年的71%,降至今年的51%;现金及存款占比则由15%提高至24%;股票占比由7%提高至16%。成静雯表示,今年受访富翁持有物业资产占资产淨值比重低于2022年、2023年,他们现时资产配置更偏好多元化,持有股票资产比重亦有所提升。廖嘉豪表示,2026年仍然看好股票资产,中国、美国、欧洲(除英国)等地大型企业股份持正面看法。对债券资产持低配观点,但可以配置短期及中期债券。
成静雯指出,准亿万富翁(流动资产中位数5000万元、淨资产中位数8400万元)持有物业的价值中位数(撇除按揭)为2100万元,占资产淨值30%;千万流动资产人士(流动资产中位数1500万元、淨资产中位数2700万元)持有物业的价值中位数(撇除按揭)为1000万元,占资产淨值40%;百万流动资产人士(流动资产中位数650万元、淨资产中位数1800万元)持有物业的价值中位数(撇除按揭)为800万元,占资产淨值55%。
成静雯表示,准亿万富翁的资产配置特色是多元化及均衡,例如在现金及存款、股票、基金、债券等四大类资产配置比重为35%、24%、18%、17%。相对地,千万流动资产人士在前述资产配置比重为51%、34%、8%、3%;百万流动资产人士前述资产配置比重为55%、3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