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0月22日华为发布Mate40,麒麟高端芯片正式成为绝唱。在高端手机业务被封禁、5G技术被打压的局面下,华为如何冲破美国封锁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10月23日,华为公布了2020年三季度经营业绩。外部环境持续恶化,华为仍在第三季度实现2173亿元人民币收入,同比增加3.7%。在前所未有的艰难时刻,华为仍然展现出顽强的韧性。
在华为芯片被正式封禁的9月15日,证券时报从华为产业链获得的消息显示,华为没有B计划,后续华为可能从高端手机“降维”至汽车、OLED屏驱动等,配之以软件、手机周边产品补洞。
那么这能否撑起华为近六成的消费者业务营收?根据华为2020上半年财报,华为消费者业务占比56%,达到2526亿元(人民币),而手机业务又是核心业务,不管是高端芯片还是中低端芯片,华为都受美国禁令制约。如果华为的芯片问题没办法解决,那么华为的降维产品能否支撑起华为2000多亿的营收?
10月12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已经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投入5亿美元,而且短期内不会考虑盈利。与此同时,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华为展出了多种智能网联汽车配件,几乎囊括了与智能汽车相关的所有关键技术和部件,有媒体这样描述,此次车展华为给人的感受是“虽不造车猛于造车”。可见智能网联汽车将是华为的发展重点。
作为被公认的未来汽车发展方向,智能汽车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每日经济新闻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AI智能下的汽车产业裂变——中国汽车企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报告(2019)》,预计到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457万辆。而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到2022年北京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将实现2000亿元产值规模的目标。
仅仅一个北京的产业规模尚且如此,那1457万辆规模的中国市场,甚至全球市场收益都将十分可观。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们就是看准了传统汽车产业与ICT产业融合的方向、机会和价值才进入这个领域,只要抓得住、做得好,未来获得的收益将是巨大的。”
目前阿里、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已经进驻智能汽车领域。除百度外,其他大厂都只停留在L2、L3级别。根据智能驾驶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可将汽车分为4个级别,即L1、L2、L3、L4,从低到高依次是初级辅助驾驶汽车、高级辅助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而近日百度Robotaxi出租车的推出意味着百度进入了L4阶段。
相对以上大厂,华为虽然是“后起之秀”,但是华为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实力有目共睹,且5G技术领先世界,因此华为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有着先天优势。10月初华为智能汽车BU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箐在接受自媒体“车东西”采访时表示,最近两年出现了不少L2级自动驾驶系统,但绝大部分功能的开启都有严格的应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不仅在很多路况、交通状况下无法使用,也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以城市路况为主的通勤需求。“所以ADS(华为高阶自动驾驶系统)采用了L4级自动驾驶的技术架构,”苏箐说道。
根据苏箐所述,ADS方案即将在2022年Q1登上量产车,可让消费者在“自家车库”到“公司车库”之间,全部实现自动驾驶。这将让外界对华为的未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除此之外,鸿蒙系统也被华为给予厚望,这款开发于2012年的备胎计划,终于在近期千呼万唤始出来。在9月10日的华为2020年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发布了鸿蒙2.0(Harmony OS 2.0)系统,且于近期开始了新版本内测招募,也就是说华为鸿蒙系统已经在路上。
那为何鸿蒙系统会受到消费者欢迎呢?据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介绍,鸿蒙系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它还打通了手机,智能穿戴,电脑,电视和汽车等诸多领域。从定位上来说,鸿蒙系统比安卓系统更为宽泛,它更像一个 iOS系统,涵盖了整个生态圈。
在一个追求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鸿蒙系统打通各种智能领域,这必将是开创性的新局面。2019年10月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给出的报告称,华为自主操作系统鸿蒙将在2020年取得2%的市场份额(全球范围),将超越Linux成为当前全球第五大操作系统,到2020年底,鸿蒙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达到5%。可见鸿蒙系统潜力巨大。
因此虽然手机业务受美国制裁,华为仍可以通过前景广阔的智能汽车产业和鸿蒙系统弥补手机业务的缺失。
在华为官方给出的时间表中,智能汽车在2022年量产,鸿蒙系统在2021年搭载手机,在这近两年时间内,美国对华为芯片的禁令会否出现转折,也存在不确定。麒麟芯片之前,华为一度是高通等企业的最大客户,仅在2018年华为在美国企业购买芯片及零部件就花费了700亿美元,其中 110 亿来自美国公司,如高通、英特尔和微软等。美国对华为手机的封杀势必会影响这些企业的收益,因此在9月15日美国禁令正式生效之后,高通、AMD等科技公司曾试图游说美国政府放松对华为的禁令,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也表示一旦获得许可,华为愿使用高通芯片生产手机,这无疑给高通继续游说美国政府放松对华为的限制增加了信心。
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四大部门联合印发加速新材料技术突破的意见书,以加速在芯片领域的光刻胶、大尺寸硅片、电子封装材料等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将把光刻机等芯片尖端技术的突破列入科研任务,以推动中国芯片行业的国产化。华为、中芯国际等芯片企业也多方面展开合作,试图尽早破除美国围困。
面对美国封杀,华为已经坚持了两年,营收业务却连创新高,手机出货量一度实现世界第一。华为并不服输,也没有退路。正如余承东在Mate 40全球发布会上所言:“过去十年,大家见证华为从一个不知名品牌,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品牌,不管环境多么困难,华为承诺将持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