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晨的眼睛像一个架在工地上的摄像头,不停地寻找着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作为安全工程师,他监督着他们,也保护着他们。
隐患背后可能就是人命
临近中午,张新晨结束案头工作,照例前往工地排查安全隐患。距南京半小时车程的句容“凤凰城”,是碧桂园预计开发二十年的房地产项目。从学校到医院,从饭店到商场,十年里这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更多人在此安家。

位于江苏句容的“凤凰城”
走过工地前的书店,十几位吃完午饭的阿姨衣着统一,在空地上准备排练广场舞,几位退休大爷用不同乐器演奏着《赛马》。小镇的娱乐生活仿佛是从睁眼就开始的。

十年来,“凤凰城”已经成为了热闹的小城
与广场舞一墙之隔的工地里的忙碌。在这里,“凤凰城”余下的建设正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张新晨的职责是每天周旋其中——规范工人作业安全、检查作业成果、判断施工单位是否因为偷工减料影响到房子的安全和质量,以及培训安全知识。通常情况下,他会赶在中午下班前来到工地,以便发现问题后给工人和施工单位争取更多的整改时间。
“所有的隐患必须当天解决,但是每天都能遇上新的问题。”张新晨说。
刚进工地,一路上都是张新晨的熟人。工头远远看到他,笑嘻嘻地一路小跑过来打招呼,张新晨却一眼看到对方没穿安全服——哪怕时间已经临近收工,工头赶紧回去把衣服穿上。“你说这种安全隐患哪有大小,发生了可能真的就会搭上一条人命。”另一面,这也是个“得罪”人的工作。

张新晨向同事普及介绍安全生产知识
三年前,张新晨被碧桂园从其他建筑公司聘来的时候,刚好碰上公司专人专岗开设“安全工程师”的机会。那年碧桂园主动提出“提质降速、行稳致远”战略,多管齐下强化对安全生产隐患问题的管控。由于此前有类似的工作经验,较真的张新晨被指定为凤凰城项目建设单位的第一位安全工程师。
作为集团第一批安全工程师,他的经验和工作态度,为项目一线打下了根基。一次验收时,张新晨发现墙面油漆颜色有细微偏差,经验告诉他应该是少刷了一层,但对方坚持没有问题。最后他拿出色卡比对,在强光照射下,颜色确实浅了一点点,对方不得不作出整改。“其实如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问题也许业主住进来后都发现不了。”
打着帮忙的名义偷师
碧桂园自2011年起,陆续启动“碧业生”、“未来领袖”、“超级碧业生”等招聘计划,每年都会招一批名校毕业的硕士博士来增强企业实力。张新晨所在的“凤凰城”项目也不例外。看着简易的办公室里,几乎人人都有光鲜的学历。普通本科毕业的他在入职那一刻就意识到了差距。
没钱没学历,要想留下来,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一天的时间被他细致划分,工作占据了绝大部分。农村出生的他有着淳朴的乐观和坚持,“哪怕每天多学一条规范,一百天就是一百条,我不信还赶不上别人。”在碧桂园内部的培训软件E-learning的后台里,登录时长记录下了他的勤奋。公司有培训,他每次都尽力争取。因为他的勤奋,领导都愿意为他提供学习机会。在碧桂园,培训机会并非“大锅饭”,而是以表现和潜力为依据。在凤凰城项目的十二个标段里,张新晨负责的工地常常被评为安全组第一,所以这两年的培训,张新晨几乎次次不落。
没人教时,他就打着帮忙的名义“偷师”:看到同事忙不过来,主动接下他们手里的活,一步步找人请教,时间长了,对许多工种都有了解,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对他来说,留下来,就多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这里,他的生活极其简单,以至于公司分配的新宿舍,搬进去一年半了只有一张床和几件数得清的家具。
被赋予的使命
工作也不是能够被所有人理解。这个“找茬儿”的活,每天都在“得罪”不同的人。大多时候,对方会好声好气地跟张新晨沟通,希望可以“放他一马”;沟通不成,也有过争执。有时候因认为不是什么原则性失误,施工单位认为他过于死板,以拿不到材料搪塞,这时张新晨会拿出测量出的数据作为“证据”,让对方无言以对。

张新晨在工地现场测量
“很多人认为我太严苛了,或者是说你干的太多了,抢别人的饭碗。”晚饭时张新晨喝了点酒:“当然这只是说着玩,但我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可以争取,可以公平竞争,但是如果你没做,你只是会在那说,我不能拿着鞭子抽着你赶紧干活。”
工作久了,他的职业观也有所改变。
张新晨是山东菏泽人,高中时父亲就在家附近的工地里干活。印象里,父亲常提及在工地上的事情,这影响着青春期的张新晨,“一定要做这行,并且要超过父亲”,成了他的愿望之一。
严格来说,他的愿望实现了一半。入行之前,他曾憧憬着设计出理想中的房子。印象中的工程师,有才华有创意,在盖房子这件事上有着很大的主导权,入行后才看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刚工作的时候,每天被派到工地的不同角落,沟通最琐碎的细节,张新晨不免烦闷。每天出入在工地里,巡检、验收,有时候遇到不高的墙,张新晨一撑手就翻了过去。“像猴一样上蹿下跳”,与他一起巡检的同事这么形容。

张新晨与同事检查工地电箱路数
也曾想过要不要换工作。但因为想到转行的代价要比坚持下去大得多,这个念头也渐渐打消。他形容这是一个神奇的工作,“初衷明明是为了糊口,但真的验收完一栋房子之后,就会有成就感。”
时间久了,张新晨心生被赋予某种重大使命的责任感。“晚上睡觉都不敢关机,”他说出来甚至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大多数的时候没什么事,也没人要求我这么做,但就是觉得自己做的这件事关系到生命安全,你不自觉就紧张了。”
两年以来,除了施工中的小磕小碰,张新晨负责质检的项目没有出现过重大安全事故。
工程师的工作是决定产品最终质量的关键,也是将产品呈现到世人面前的重要一环。今年5月,碧桂园集团评选“匠心工程师”,打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程师文化,张新晨所在的项目部包揽了江苏区域仅有的三个名额。接到通知后他再三确认,觉得不可思议。“我觉得我担得起(这个奖项),但是我还不认为我做到了极致。我可能比大多数人好,但是总会有人做得更好。”

2021年5月,张新晨获碧桂园首届“匠心工程师”
逃离与坚守
人生观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里他遇到过很多人。他常常看到和自己父亲年龄相仿的工人在烈日下疲劳作业,“你可以真的感觉到他们身上家庭的担子”,张新晨想到自己的父亲;也有因为调不到货,没法在他规定时间内整改而急得上火的包工头……
以前,张新晨态度强硬,面对这些问题从不退让。但接触的多了,他渐渐能够理解每个人的不容易。工地里的搬砖大爷不敢停下来因为有在等他糊口的家人;在这里,张新晨亲眼见过年过半百的领导拿着扫帚打扫工地到凌晨两点;看过掌握工地“生杀大权”的项目经理一次次地抱着工具箱亲自上门维修。工地像一个微缩的社会,共同点是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生活。
他开始摸索着底线和人情中的平衡点。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他在看到疲劳搬砖的大爷时会耐心地劝他们停下来好好休息;会在包工头保证绝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地放宽整改期限;在工人出现小磕小碰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争取更好的保障。“相处的时间长了,大家也能相互理解。”
往里走是他最近负责验收安全的楼盘,凤凰城学林苑35号楼。这栋楼张新晨跟了20个月,跟着工地的电梯,每新盖一层,他就往上爬一层。在这里,他工作内容高度相似,检查每一层楼道的档板是否牢固——防止工人在休息时掉下去;消防栓是否能正常出水;窗边的水泥墙高度有没有达到标准等等。张新晨每天重复着这样的检查,又每天在同样的工作里吹毛求疵。
同龄的朋友,大多选择留在老家,早早地做好了稳妥的人生规划。巨野县生活水平不高,但朋友们日子过得都算安逸。年少时,张新晨一心想着逃离,他渴望大城市的喧嚣与自由。但打拼几年后,他也常常会生出“太难了”的感慨。计划在南京买房前,张新晨看着大城市的房价认真地思考过,自己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
“经常有人进进出出,(我会想)他为什么从这栋楼出来?为什么他愿意住这栋楼?这个房子是不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安身之处?”张新晨路过交付的楼盘时偶尔会这么想,“我认为我的责任和使命都达到了,这里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庇护所。”
关于为什么留下,张新晨至今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他有时把它归因于际遇,有时觉得是因为自己固执的选择,但不管怎样,碧桂园给了他一个留下来的理由。像大多数在大城市漂泊的90后相同,张新晨偶尔还会有迷茫和焦虑,但就像工地里所有的人一样,目前最重要的,是坚守在自己选择的岗位上,努力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