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商业 > 正文

迎刃而解/小米调整供应链 缺芯见改善

2022-05-20 04:23: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小米创办人雷军希望三年内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一手机品牌。

  面对零部件持续短缺,加上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小米(01810)昨公布首季业绩,经调整淨利润为28.6亿元(人民币,下同)(约33.24亿港元),按年下跌53%,符合预期。小米管理层表示,第二季低端芯片供应已见改善,又提到将会持续留意局势发展,以评估订单情况。\大公报记者 李洁仪

  小米今年首季总收入录得733.5亿元,按年下跌4.6%。其中,来自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倒退11%至457.6亿元。

  港疫情影响国际付运

  小米总裁王翔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疫情导致很多门店处于关闭状态,令消费意欲产生负面影响,手机需求欠旺盛,而且物流运输构成压力。他指出,智能手机一般通过香港的空运付运至全球各地,惟早前本港疫情严峻,令物流运输受阻。

  王翔透露,在本港第五波疫情期间,小米重新设计物流路线,解决货运的问题,不过国际物流成本仍然高涨。

  至于核心零部件供应方面,王翔形容“供应有麻烦”,首季最大挑战是入门级机型的手机芯片大量短缺,缺口超过1000万片,因此小米对供应链进行调整,第二季情况已见有所改善。

  对于有消息称,小米与其他国产品牌拟下调今年手机订单数量约20%。王翔未有正面回应,只表示会密切留意疫情、供应链等不确定因素,并评估局势。

  小米创办人雷军去年曾表明,小米目标三年内超越三星(Samsung)成为全球第一手机品牌。不过自从华为分拆荣耀后,小米在内地市占率回落。

  王翔强调,面对疫情和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萎缩,小米首季仍能在全球出货量排名保持第三,市占率达12.6%,在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出货量排名前三。

  加强研发 相关开支增16%

  被问到俄乌局势对小米在海外业务的影响,王翔表示,由于战事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拖累欧洲地区经济,惟对小米首季业绩影响不大,目前仍处于健康发展状态。他续说,小米在欧洲市场的市占率接近20%,集团未来仍会持续提升产品和品牌力,以争取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

  另外,集团首季研发开支增加16%至35亿元,主要由于研发人员薪酬增加,以及电动车等创新业务研发开支增加所致。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4.25亿元。

  王翔表示,目前电动车业务已有1200名工程师,小米正持续投入资源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强调对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的目标维持不变。

  小米昨收市后派成绩表,股价随跌市低见11港元,收报11.08港元,跌近5%。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