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商业 > 正文

首家在港上市城商行资产破万亿 重庆银行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2025-09-08 09:53:00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重庆银行(601963.SH 01963.HK)8月29日披露《关于经营情况的自愿性公告》,截至7月31日,该行资产总额达到100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1亿元,增幅17.76%,资产规模突破万亿级,提前完成“十四五”战略规划目标。在区域经济转型与金融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该行以战略为锚点,凭借对实体经济需求的精准把握,实现了资产规模、经营效益与资产质量的协同进阶,展现出发展韧性。作为首家在港上市的内地城商行,其资产规模破万亿,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同时,重庆银行成为A股第九家资产规模突破万亿级的城商行,标志着该行在区域金融机构中的竞争力持续凸显。

  规模扩张“量稳质优” 净利润营收双增长

  重庆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为9833.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79%;存款总额达5441.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77%;贷款总额达5006.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63%。三个“两位数”增速背后,系该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经营规模稳中突破的诠释。从核心数据来看,重庆银行今年上半年规模扩张呈现出“量稳质优”的鲜明特征。今年上半年资产总额增长了1267.23亿元,资产总额增速远超同期城商行平均水平。

  规模稳步扩张的同时,效益亦持续提升。上半年重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6.59亿元,同比增长7.00%,创下13个季度新高;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0亿元,同比增长5.39%。同时,利息净收入达到58.62亿元,增幅12.22%。重庆银行净利润达到33.94亿元,增长5.73%。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实现增长,展现出良好的经营韧性及发展潜力,交出了一份规模与质量并进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资产质量“三降一升” 深度融入区域战略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该行持续稳健的经营策略和有效的风险管控。从资产质量看,重庆银行在规模扩张中,强化风险前瞻管控,关键指标实现了“三降一升”:截至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为1.17%,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关注贷款率为2.05%,较上年末下降0.59个百分点;逾期贷款占比1.58%,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48.27%,较上年末提高3.19个百分点,表明重庆银行在保持规模增长的同时,从未放松风险管控,体现了稳健经营的理念。

  重庆银行的业绩表现亦始终与地方发展大局紧密交织,其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的关键是抢抓重大战略机遇。该行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信贷支持近1400亿元,通过贷款、债券等方式支持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仙桃数字经济孵化基地、渝湘高铁南川北站等超90个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立足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及西部金融中心建设,重庆银行打造“惠畅陆海”贸易金融品牌,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融资余额超470亿元。

  2013年11月6日,重庆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城商行。此后,该行资产规模稳步扩张,盈利能力持续向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20年末,其资产规模超过了5600亿元,2021年2月5日,重庆银行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全国第三家、长江经济带首家“A+H”上市城商行。该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综合实力连续10年跻身全球银行前300强。

  港股股价创新高 市场认可度显著增强

  业绩表现优异的同时,重庆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迎来突破。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A股股价累计涨幅超30%,市值创近4年新高。港股表现同样活跃,2025年4月,重庆银行发布第一季度业绩后,港股股价当日涨超7%,报7.61港元,成交额4366.66万港元;6月12日,该行港股收盘价达到8.74港币/股,创下H股上市以来的收盘价历史新高。

  市场认可度的提升,还体现在指数纳入与机构评级。重庆银行首批入选上证580指数样本名单,不仅提升了该行在资本市场的曝光度,也反映出指数编制机构对其经营稳健性与成长潜力的认可。多家机构纷纷发布研报认为,重庆银行规模扩张逻辑清晰、资产质量优势显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给予该行“增持”或“买入”评级,显示出投资者对其成长逻辑与资产质量的认可。

  对于香港市场的投资者而言,重庆银行不仅仅是一个代码为01963.HK的投资标的。它展现了内地城商行通过战略聚焦、风险控制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成长的路径。其扎根西部、辐射全国的战略定位,不仅强化了区域经济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连接,也为香港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共享内地金融发展的优质标的。重庆银行资产规模突破万亿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成长空间依然广阔。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