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田湾点经 > 正文

美股散户化与A股机构化

2021-01-31 04:23:44大公报 作者:李灵修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本周全球见证了美国散户打土豪,而其后在线交易平台“拔网线、删代码”的应对,更是让围观群众大跌眼镜。另一边厢,中国新发基金持续火爆,直播平台上被各色基金经理人占据,投资者们甚至在网上为“基金男神”张坤成立了后援会,内地新浪微博上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超过1500万。曾几何时,大众印象中的“美股机构市、A股散户市”,似乎在这个节点出现了反转。

事实上,美股散户化早见端倪。笔者去年8月份撰文《妖股、韭菜与互联网券商》,就列举了美国散户通过Robinhood平台爆炒过柯达(KODK.US)等个股。一方面,疫情期间美国政府面向居民发放大量补贴,但资金并未流入消费环节而转向投资金融资产;另一方面,互联网券商本身具有很强社交属性,一旦遭遇社会热点事件催化,必将激发散户投资热情。

今次事件导火索是股民对于传统金融机构垄断市场定价的不满,包括GME、AMC等股票长期被对冲基金沽空。在美国散户的坚定做多之下,GME一个月内飙800%,导致数间对冲基金大幅亏损在30%以上,香橼的创始人直接口头认输。

我们若梳理一下近期的公众事件不难发现,股市版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是美国社会反建制情绪的一次延伸。先是比特币价格飙升,是在央行肆无忌惮放水的前提下,投资者离弃主权货币的应激反应;在推特永久封禁特朗普账号后,美国互联网又展开了“推特移民”热潮,背后是个人对社交平台信息垄断的反抗;如今散户在股市上围剿专业机构,颇有“攻占巴士底狱”的豪迈。可见即使特朗普已经卸任总统,美国的社会撕裂并未停止。

在太平洋另一边的资本市场,A股正在经历有可能是史上最大的一次“去散户化”运动。对于居民资产配置来说,楼市和债市已不是最优选择,而随着注册制的推进与退市制的完善,过去“炒小、炒差”的投资逻辑被彻底颠覆,投资者更看重确定性机会,资金开始抱团板块龙头。当市场从分散化定价转变为寡头定价,喜欢研究基本面的基金经理则掌握了更大的话语权。

随着机构买的股票不断上涨,买基金和买股票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财富分化效应,进而吸引更多的股民变为基民。我们回顾一下市场表现,其实过去五年白马龙头股一直在走牛,很好地反映出A股机构化的趋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