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日本打工仔今年加薪幅度有望为30年最大。
过去一周日本股市表现最受瞩目,不但一举突破38000点整数关口,距离历史峰值38957点仅一步之遥。也因此,下月揭晓的“春斗”结果至关重要,其直接影响到日本央行今年的货币政策转向决定。
日本“春斗”指的是,每年春季举行的劳工薪资谈判活动。这一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日本战后经济蓬勃发展,但工人薪资水平低下。当时日本工人的平均工资只有美国工人的八分之一,联邦德国工人工资的二分之一。日本工会决定通过罢工运动,改善工资和待遇。
在中东石油危机与全球经济滞胀的背景下,“春斗”谈判在1974年曾达到顶峰,当年日本劳工薪资涨幅曾达到历史性的32.9%。到了90年代,由于日本陷入长期通缩和经济萧条,“春斗”协商下的薪资涨幅也由双位数逐步降至3%以下。本世纪以来,“春斗”的主要着力点更是开始转向对待遇及保障的关注,而非加薪。
工资提升 通胀重现
由于日本央行现行货币政策旨在摆脱通缩泥潭,如果劳工组织能在今年“春斗”中取得佳绩,较大概率可以带领日本经济进入“工资─通胀螺旋”,成为央行评估何时退出负利率政策的重要参考。此外,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以及对通胀可持续性的信心,也促使投资者对于日本股市前景采取更为乐观的态度。
据日本民间智库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对37名经济学家的调查统计,预计今年日本大企业向工会提议的加薪幅度平均为3.85%,(包括底薪增加2.15%,以及依年资自动加薪1.7%),为1990年代初期资产泡沫破灭以来的最大增幅,亦超越去年创下的30年最高增幅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