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工具Sora横空出世,外界在赞叹视频呈现效果之余,最为关心的就是何时能够使用。上周OpenAI旗下团队首次接受媒体采访,明言Sora还处于反馈获取阶段,短期内不会向公众开放,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笔者月初撰文《Sora会让我们丢掉工作吗?》预测,文生视频AI工具距离商用水准仍有不小差距。其中关键原因在于,GPT模型只能处理信息的相关性,而无法掌握物理的因果律。受此影响,Sora生成的AI视频“局部合理、整体荒谬”,极大地降低了自身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而目前来看,Sora的算力成本可能也是“不可承受之重”。据中金公司测算,若Sora基于现实世界所贡献视频的一定比例训练,并且输入数据考虑特定比例的时间压缩、图像分辨率不压缩,Sora的训练算力成本理论计算值可能达到约10倍GPT-4的水平。
生成1分钟视频料需780元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据相关资料,ChatGPT完成一次的模型训练成本超过1200万美元;而GPT-4的费用量级更高达1亿美元。那么,Sora所需算力成本可能会达到10亿美元以上。
Sora还未有计划对公众开放,因此也没有产品费用定价,但基于以上的成本估算,Sora生成1分钟高清视频的金额可能接近100美元(约780港元)。那么,从企业经营成本的角度来看,Sora还不具备替代人力的可能性。
只有OpenAI极大压低了生产计算量,Sora才有可能体现出商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