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田湾点经 > 正文

财经分析/欧盟反补贴的选择性打压\李灵修

2024-06-16 04:02: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计划从今年7月4日起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税率由17.4%至38.1%不等。若叠加欧盟针对进口车征收的10%关税,未来中国电动车出口欧盟的税率将增长到27.4%至48.1%。

  目前的加征反补贴税是临时性的,如果与中国的谈判未能达成解决方案,最迟7月4日,欧盟委员会将发布公告,详细说明临时调查结果。这也意味着,中国车企有机会进行抗辩和抗诉,欧盟委员会也会举行听证会收集各方意见,但最终裁定大概率还是会维持原有税率。

  当然,今次欧盟征收反补贴税的依据并不充足。中国的电动车补贴已于2022年底全面终止,反而是欧洲多国依旧保持着0.3万至0.6万欧元的电动车补贴,远比中国最后一轮的电动车补贴规模0.48万至1.26万元人民币更高。

  根据去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在纯电动乘用车方面对欧盟的贸易顺差达到120亿美元,而在所有汽车产品上,欧盟对中国仍有70亿美元的顺差。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为何欧盟的主要打击目标集中在纯电动乘用车。

  按照这一逻辑,未来中资车企的其他产品,例如插混动力、燃油车、商用车被纳入反补贴调查的概率较低。因为上述产品虽然在欧洲市场具备竞争优势,但尚未形成明显的贸易顺差。

  中国车企料加快在欧建厂

  对于眼下还没有在欧盟建厂的车企,如东风岚图、小鹏和蔚来等,未来可能会加快在欧盟投资建厂的步伐,否则将直接面临关税的影响。目前在欧洲销售的中国电动车主力车型,多为中资企业收购的欧洲品牌,例如上汽名爵、吉利极星/领克。其余在中国内地生产的品牌,如比亚迪、长城、蔚来、小鹏,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不足1%,销量也只占车企总销量不足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