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田湾点经 > 正文

财经分析/大众汽车的内忧外患\李灵修

2024-09-08 05:01: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大众在新能源转型上的进度缓慢。

   大众汽车上周一(2日)宣布本土德国裁员,引发全球媒体关注。但事实上,企业深陷泥潭已有时日。过去5年,大众汽车市值蒸发近三分之一,是欧洲表现最差的汽车制造商。而在去年10月,集团已解雇旗下软件公司CARIAD近三成员工,只不过经营状况仍未有起色,只能将裁员大刀砍向主营部门。

  大众汽车的狼狈是德国经济衰退的缩影。自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德国天然气及电力价格的飙升,大众就曾多次传出停产本土工厂的消息。8月德国失业率录得6.1%,创2021年5月以来峰值;失业人数增加2000人,为连续第20个月失业人数上升。宏观经济持续疲弱,国内销情自然难有起色。

  更重要的是,由于集团内部架构冗余,新能源转型迟迟不见突破。从2016至2022年,大众累计研发投入达1031.21亿欧元,但一直不能在业绩层面得到兑现。2023年6月,大众设立目标,希望2026年营业利润率到6.5%。但到了2024年上半年,大众主要乘用车品牌的营业利润率跌至2.3%。

  新能源转型慢 在华销售跌

  中国是大众汽车全球单一最大市场,但今年上半年在华销量为134.5万辆,按年下滑7.4%,仅占大众总销量的30.9%。而在过去数年,大众中国的销量占比一直都在40%以上。

  今年4月,大众汽车对外披露中国市场最新战略,计划2030年销量达到近400万辆,相当于占约15%的中国市场份额。然而,大众在本轮价格战中没有足够竞争力,上半年集团在华营业利润仅8.01亿欧元,按年跌30%。其中,第二季度亏损1.93亿欧元。

  7月5日,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27.4%至48.1%关税。据研究机构Dataforce称,中国电动车品牌7月在欧盟电动汽车注册量降至9.9%,而去年同期为10.2%。可以预见,中国政府未来将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这对于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大众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