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4日上午,「香港基本法颁布30周年学术研讨会」通过线上方式举行。 图片来源:主办方
大公网北京4月4日电(记者 李柏涛) 由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一国两制」法律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香港法律研究中心主办,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香港紫荆研究院、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协办的「香港基本法颁布30周年学术研讨会」,今日(4日)上午通过线上视频连线方式举行。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汉斌,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原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梁振英,原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王振民,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饶戈平、中国人民大学「一国两制」法律研究所所长韩大元、中国政法大学香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焦洪昌等160多位来自内地和港澳的专家学者,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等媒体代表参会。
1990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以国家基本法律形式把「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法律化、制度化,为香港顺利回归、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以及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当年自始至终领导基本法起草、94岁高龄的王汉斌在致辞时表示,基本法对於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和推动香港各方面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30年来,基本法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展现出了强大生命力与适应力,是维护「一国两制」的根本保证;未来也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全面正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机制、持续开展宪法与基本法宣传教育,在基本法的指引下追求香港更加美好的未来。
曾任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的梁振英则认为,「基本法既是香港法律,也是全国性法律」,这句话指的不仅是基本法的属性,也指出基本法在全国範围内的民主基础。因此,必须不厌其烦的对香港社会和国际社会做好关於基本法的说明和解释工作,必须说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已非凭空演译的抽象概念,而是经过将近5年时间千锤百炼、字斟句酌的160条法律条文。
代表主办机构致辞的饶戈平指出,基本法是一部充满政治智慧、具有开创性、包容性的特别法,符合历史情况和现实需要,最大限度兼顾了国家利益和香港利益,深得民心。如果说「一国两制」是治理回归后香港的最佳制度安排,那麼,基本法就是这一制度的守护神,是中央、内地和香港共同认可和遵循的法律。对香港而言,基本法犹如镇宅之宝,不可替代、不可须臾缺离。
本次线上研讨会由三个单元组成,共有来自两地近20位学者分别围绕《香港基本法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论基本法穷尽主义》、《论宪法在港澳实施的异同及原因》等题目进行发言及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会议进行至上午10点时,主持人宣布暂停会议,所有与会人员起立,默哀3分鐘,向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致以深切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