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房产 > 地产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陈锦石:加强乡村土地集约利用,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和国家粮食安全

2022-03-04 19:08:20大公房产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房产讯   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即将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提交了“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优化绿色建筑相关标准,鼓励地产和建筑企业走EPC、装配化道路”等领域相关建议。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
 
  近期,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明确了两条底线任务,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在此背景下,陈锦石通过调研乡村基层情况发现,乡村建设用地浪费与耕地闲置现象堪忧,与此同时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不断挤占耕地面积,危及18亿亩耕地红线。其根源在于农村用地分布“小、散、乱”现象突出,分散居住浪费大量建设用地,分散种植导致现代农业发展乏力,农民增收缓慢,基层薄弱地区容易发生返贫。
 
  对此,陈锦石建议推动集中规划建设,加强乡村土地集约利用,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和国家粮食安全。
 
  首先,要推动乡村三规合一,搞好乡村集中规划,化解乡村规划和乡村发展错位的问题。大力发展小镇化集中村镇,把乡村用地统筹、集约使用起来,有助于降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成本,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其次,要修订《土地管理法》,去除乡村用地流转和用地性质转换的障碍,构建合法的途径把大量闲置建设用地和撂荒耕地盘活。尤其闲置建设用地拆改复垦,既可以增加耕地面积,也可以补充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政府新增建设用地出让收入的一部分专项用于乡村振兴。
 
  最后,陈锦石建议以经营性思维利用好乡村“四荒地”。如利用四荒地建文体设施、工厂等,带动乡村周边环境建设,利用经营性收益,推动盐碱地改造,治理土地沙化,助力国家生态建设。
 
  陈锦石还提到了国家双碳战略和绿色建筑等方向问题。他建议,优化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革新,鼓励地产和建筑企业走EPC、装配化道路,具体建议共有六条。
 
  一是加大对装配技术的扶持,鼓励地产和建筑企业走EPC、装配化道路。鼓励政府投资、民间投资项目实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服务。培育一批集设计、施工、生产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整合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的前期咨询、招标代理、勘察设计、造价咨询、工程监理等服务。
 
  二是加大绿色建筑发展激励力度。将省级高星级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纳入省级城乡建设以奖代补资金奖励申报范围。对实施绿色建筑成效显著的企业,在其资质年检、升级换证、信用评价中给予免检、优先和加分等奖励。
 
  三是加快建筑技术创新培育。支持建筑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技术,鼓励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推进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符合条件的按规定实施税费减免。把对建筑行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提升到国家科技层面,加大对建筑人才梯队的培养力度。
 
  四是优化建筑结构降低使用能耗。选择符合区域地理、气候特征的住宅建筑体系,研制推广新型砌块、轻质板材和高效保温材料,减少能耗。大力发展结构自保温一体化技术体系。
 
  五是优化外墙保温相关管控标准。现有外墙外保温寿命短、隐患大,建议推广外墙内保温,消除后期脱落隐患,对于使用外墙内保温技术的,适当放宽得房率要求。外墙保温材料推广使用聚苯板,提升外墙保温涂料质量并定期维保,提升安全和保温性能。
 
  六是加大鼓励精装修房,提升建设标准,杜绝用户重复装修,减少各类材料和能源浪费。
 
  在此之前,我国已向国际社会承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陈锦石还提出,绿色低碳建筑既要减少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也要大幅降低建筑日常能耗和排放。
责任编辑:李琪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