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娱乐 > 正文

镜花荟萃 呈现精致中国玻璃画\大公报记者 徐小惠(文、图)

2021-10-07 04:28: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晚清“执扇女子坐像”。\主办方图片

  由即日起至2022年1月30日,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与梅林珍藏合作呈现展览“镜花荟萃:梅林珍藏的中国玻璃画”,集合一批晚清和民国早期的玻璃画,从多个层次呈现这些刻画细致的中国本土玻璃画。

  带有吉祥寓意

  中国反向玻璃画过去鲜有在博物馆展出,亦甚少重视构图和图像主题。现存的十八世纪玻璃画多为向欧美市场出口的外销画,符合当时西洋购藏人士之审美眼光。是次展览陈列这批专为中国市场创制的玻璃画,部分图像以玻璃镜、手执化妆镜或屏风摆件等不同形式风格出现,主题内容丰富,描绘神话传说和民间传统故事、吉祥清供尤物、妇女儿童肖像画及美人肖像画,尺寸各异。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玻璃画之创作生产面向本土市场,主要购藏人为中国商人,画师绘制带有吉祥寓意的场景及与中国文学息息相关的主题,如是次展出,以《红楼梦》、《白蛇传》的故事为题材的玻璃画作品,有“白蛇盗仙草”、“晴雯撕扇”、“四美钓鱼”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内容,绘制者时而延伸故事场景,时而添加细节,亦会增加人物,融合呈现一系列与文学和表演艺术直接关联的图像。

  反映世情百态

  此外,玻璃画还聚焦家居场景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审美标准。港大美术馆总监罗诺德告诉大公报记者,他希望透过是次展览,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多个方向,展现皇朝政权结束后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的过程中,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变迁,观众可以透过玻璃画洞察城市化进程中日新月异的生活方式。

  现场展出的作品中,不少都反映了当时社会世情百态、风土人情,其中一幅民国时期的“女子坐像”模仿郑曼妥1914年创作的一幅广告画,玻璃画师在原画的基础上,将画中未裹脚的年轻女郎,改为三寸金莲的年轻女子,以吸引保守的本土消费者;另有一张晚清的“执扇女子坐像”,画着重展现女性之美,画中女子装扮优雅,反映当时的审美标准,女子周围的物件反映了她的财富、品美和学养,手执的扇团上题写唐诗两首,传达其閒适优雅的生活方式,展现出后帝制时期中国新时代女性现代生活的“文明新装”。这些都可被视作中国文明之历史记载的一个侧写。罗诺德希望将玻璃画这种艺术形式介绍给大众认识,从这些视觉材料中发现玻璃画作为连接民间艺术和精致艺术的媒介之意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