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体育 > 正文

安踏收购扩张 国际化开新局

2020-10-31 04:24: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平昌冬奥会中国之家中,展示的安踏体育服装装备

  与2001年就踏上国际化发展道路的李宁相比,安踏绝对是中国本土体育品牌迈向国际化的后来者。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告诉大公报,2009年收购意大利品牌斐乐,安踏开启了国际化战略第一步,之后陆续收购了迪桑特、斯潘迪、可隆、小笑牛等国际品牌,“我们所收购的品牌都是在其运动细分领域拥有高知名度和专业性的品牌,希望通过这些收购,全面覆盖不同运动需求的消费者。”

  丁世忠表示,除了收购本身之外,集团在全球地区包括美国、日本、韩国拥有研发设计中心,拥有国际人才近二百位,是安踏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部署。

  看準标的“买买买”也给安踏带来了可观回报。仅以FILA为例,就已再造了一个新公司。在安踏披露的2019年财报中,共录得339亿元人民币收入,其中安踏品牌为174.5亿元人民币,佔比51.5%,FILA品牌为147.7亿元人民币,佔比43.6%。在利润率方面,去年安踏体育的全年毛利润为186.6亿元人民币,FILA贡献了104亿元人民币,安踏品牌贡献了72亿元人民币,其他品牌贡献了10.6亿元人民币。

  聚焦挖掘新零售价值

  丁世忠坦言目前安踏主要市场还是在内地,但也逐渐拓展国际市场,东南亚、俄罗斯、新加坡就是安踏海外重点市场之一,同时响应“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西亚、非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往来和经贸合作。

  安踏目前正在聚焦挖掘新的零售价值,借助北京冬奥会大力增加冰雪运动相关产品。今年初,安踏与北京服装学院联手,已经开始研发生产北京冬奥制服装备,“从组织变革、摸底调研到科技研发,安踏集团高度重视,各部门紧密协作,全力保障制服装备,这是北京冬奥官方合作夥伴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民族企业的使命和担当。我们期待在主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安踏集团执行董事、集团总裁郑捷如是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