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体育 > 正文

体坛新视野/中国冰雪运动延续热潮

2022-03-27 04:24: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赢得2金1银佳绩。

  小镇青年冯寒冰过了超级忙碌的雪季,这名河北涞源七山滑雪场的教练说,他每天的教练课从早上索道开启直到日落不停歇:“在青年滑雪偶像苏翊鸣和谷爱凌的优秀表现带动下,我的学生上至50多岁,下至三四岁,希望这样的热度还能延续到明年的雪季。”北京冬奥引爆“后奥运经济”,同时最大亮点是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延续冰雪热潮。\文:伟浩

  今年2月举行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实现冬奥7个大项、15个分项“全项目参赛”,其中35个小项首次参赛,结果以9金4银2铜锁定奖牌榜第3名,奖牌数录得15面,创造了1980年参加冬奥以来的最好成绩。这样一份成绩单,标志着中国冰雪的竞技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其中谷爱凌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金牌和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苏翊鸣获得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冬奥健儿的出色表现,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冰雪运动,从而投入到冰雪运动中去,延续冰雪运动热潮。

许多人因冬奥走进滑雪场

  涞源七山滑雪场四面环山,这里的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结束了中国无冬季跳台训练场地、国家队租用国外基地的历史,为运动员全力备战北京冬奥会提供了场地保障。从小在县城长大的冯寒冰在大学爱上了单板,从此走上了一条“夏天乐队,冬天教练”的工作生活道路:“我们这里主要吸引京津冀的滑雪爱好者,还有不少每周末从山东过来,许多人都因为冬奥开始走进滑雪场。”

  “这阵子生意不错,很多东西都卖空了,过年每天能卖出去一两万人民币。”七山度假村的雪具店老板如是说。他介绍称,随着滑雪的人群增加,消费者购买东西的品质逐渐提升:“奥运会之前雪镜两三千没有人问,现在消费者只要喜欢就会买,一套雪板七八千元甚至上万的也有不少人追捧。”对于人们滑雪的频率,冯寒冰用他自己的教学经历说,以前一个滑雪爱好者一个雪季最多上两三次雪道,现在很多持有雪季卡的消费者每天都会出现在滑雪场上。

  作为北京冬奥火炬手、涞源县长王燕说,全县以冰雪产业为龙头的体育产业总规模达28.38亿元。冰雪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该县招商引资、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七山滑雪度假村董事长赵勇者则称,他计划2023年建设滑雪场二期工程,届时造雪面积将达到140万至150万平方米,同时计划建设接待能力700人左右的运动员公寓,承接国际、内地冰雪体育赛事。

扩充滑雪场将带动客流量

  和七山滑雪场一样,位于北京冬奥会主赛区延庆的八达岭滑雪场也交出了亮眼成绩单。这里的负责人告诉笔者,整个雪季的客群定位为初级滑雪及亲子,雪场单日客流突破1500人。此外,一共接待1200多名冬令营小营员参加冬令营滑雪培训,客户複购率提升至10%,接待滑雪人数5万人次,雪场总收入超过1千万元人民币。展望明年,打算借着后冬奥契机,对雪场进行改扩建升级。

  这名负责人称,一个滑雪场可以带动许多产业链,他们与八达岭镇五个民俗村进行产业联动,发布“长城人家”过大年吃、喝、玩、乐、住旅游地图,“长城人家”一村一品农副产品在雪具大厅进行推介售卖,向周围的精品民宿引流1500多间夜住宿。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正经历从“1”到“N”,从基础设施完善到产品服务升级,从增加消费者数量到提升消费水平和消费体验,从产业链完善到产业价值链实现积极向好发展的过程。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2025年万亿元产值的目标,中国冰雪产业值得期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