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体育 > 正文

亚运在中国1990北京篇/北京亚运 开启中国体育新篇章

2023-07-08 04:03: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990北京亚运会,在7万多人合唱《亚洲雄风》及体操表演《相聚在北京》中揭开序幕。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共6578人参加。中国代表团636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27个项目和两个表演项目,以金牌183枚,银牌107枚,铜牌51枚高踞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北京亚运是中国首次举办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作为中国体育事业开新篇的序章,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扩大对外交流,让北京逐步成为国际大都会的契机。\大公报记者 任芳颉

  开幕仪式:彰显文化

  1990年8月7日,亚运圣火是从西藏海拔7117米的念青唐古拉峰下,由14岁的藏族姑娘达娃央宗采集。此后,“亚运之光”火炬接力在一个月之内几乎遍历了中国所有县市,最终汇聚于北京。9月22日,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隆重开幕,中国第一位奥运金牌选手许海峰、跳水奥运金牌名将高敏,以及女排五连霸队员之一张蓉芳身着印有吉祥物熊猫“盼盼”的服装跑入会场,共同点燃主火炬。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当圣火腾起的刹那……”,歌曲《亚洲雄风》的旋律响彻全场,7万多人合唱的声音响彻云霄。开幕式上,大型团体操表演《相聚在北京》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壮观的场面,给各国宾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际奥会主席萨马兰奇多次表示:“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开幕式之一。”

  这届亚运会以“团结、友谊、进步”为主题,吉祥物选择了“国宝”大熊猫,取名“盼盼”,寓意盼望和平、友谊、盼望迎来优异成绩。最大的“盼盼”坐落在亚运村,身高9米,重3吨,手中的金牌直径1.85米。体内装有电机,开动后,“盼盼”会一边摇晃着可爱的大脑袋,一边挥动手中的金色奖牌。

  场馆基建:实力展现

  在20世纪90年代,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国家的要求并不仅仅停留在基础设施上,电子服务系统等先进技术也应满足相应需求。彼时,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已提出十馀年,科技领域突飞猛进,拥有举办大型赛事要求的科技实力。为办好亚运会,中国从1986年起,开始兴建20个新建场馆,改建或修缮原有场馆13座,并在北京四环道外兴建奥林匹克中心和亚运村。邓小平同志视察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时,对亚运会体育场馆十分满意,十分幽默地说了句:“中国的月亮可能比外国的圆一点”。

  北京还建了大量的立交桥和宽敞的马路,市容焕然一新。亚运会期间,北京市交通岗上岗人次高达34万人,在500个交通岗点服务,创造了“北京之最”。在地坛公园西门外,还临街新建起一座3间4柱7楼的大牌楼,为亚运会的召开增添光彩。这座牌楼宽22.97米,高13.5米,其规模之大,是同类型式牌楼中的“北京之最”。

  赛事纪录:屡创新猷

  北京亚运会共举办27项运动,另加棒球和软式网球两项表演项目。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共6578人参加,比赛项目及参赛人员均破历届亚运会规模。中国台北队时隔12年后重返亚运大家庭。两岸同胞欢聚北京,首次共同参加亚洲最大的体育盛会。中国澳门代表团首次单独组团参加亚运会(此前澳门选手加入香港队参赛),派出参加国际性体育比赛规模最大77人代表团。

  本届7次刷新世界纪录,89人次打破亚洲纪录,189次改写亚运会纪录。如此大面积地刷新纪录,在亚运史上罕见,预示亚洲体育运动将成为世界体坛不容忽视的力量。而中国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也成功地让全世界进一步了解了亚洲。10月7日的闭幕式上,沙特阿拉伯代表团打出“谢谢你中国”的横幅,孟加拉代表团打出“中孟友谊万岁”的标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