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林高远(右一)感谢国家队的培养。右图:林高远于2009年入选国家队。
“感谢中国乒乓球队对我的培养。今后希望我能继续为国争光,为国拚搏,发扬中国乒乓文化,登高不傲,居低不怨。”捧着年度社交影响力运动员奖杯踱步到话筒前,林高远发言时略显紧张,有些学生时代上台发言的既视感。作为国乒历史上第112位揽下世界冠军头衔的人,2025年是林高远迈入国家队的第16个年头。他说,今年底在家门口出战全运别具意义。
国乒从不缺少“天才”的传说。高手如云的残酷竞争下,林高远自始至终没把自己归到有天赋的人群里,即使他曾是年少成名的代表人物。
在这道被无数人挤破头想去破解的题中,林高远某种意义上是更多乒乓人的写照,他们为了站上金字塔尖努力保持着竞争力,在足够长的时间跨度中无数次审视自己、破题。
引擎轰鸣阵阵,尾翼与空气碰撞出巨大声响。赛车从弯道驶出漂移而过时,轮胎与地面摩擦,泛起烟雾。
视频里林高远的一身打扮颇有几分专业车手的感觉,熟练地摆弄方向盘控制车辆轨迹。驾驶舱内,他享受着呼啸而过带给自己的推背感和酥麻感。
众多閒暇活动中,赛车是林高远的挚爱。如今学习驾驶的经历被他称之为圆梦,圆小时候的另一个梦。
受到地域等多种因素影响,广东的赛车氛围一直以来比较浓厚,林高远感受其中。儿时,他总会跟在父母身后坐车兜风。望着窗外飞快向后“跑”的风景,少年喜欢上了那种飞驰感。但林高远童年时光更多是在球馆里度过的。
人生首仗赢年长7岁对手
小男孩蹲在场边,一下下地摆弄起散落在地上的小白球,好奇怎么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由于爷爷和父亲都从事过基层体育教育,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父亲开始让儿子练习乒乓。
宝安区“家庭盃”乒乓球赛,林高远人生的第一场比赛。5岁的他球龄只有一年,肩膀刚高过球桌不多,却战胜了比自己大7岁的对手。
为了方便林高远练球,在空间有限的家里,父亲打掉了一面墙,取而代之的是乒乓球枱。
14岁入选国家队
生活就此转变为半职业化的乒坛之路,在赛车和乒乓球中,林高远选择了后者。进入省队5年后,14岁的他从人尖里爬了出来,入选国家队。
车,林高远未竟的儿时情结。乒乓球,林家三代人梦想的具象产物。赛车追求速度,在极致层面需要突破技术壁垒,“高速驾驶情况下自己会产生恐惧。”这种恐惧感,林高远在球枱上同样有过。每到这种时候,他总会转变视角,从赛车中找寻突破点。
用林高远的说法,打球和开车一样,踩紧油门也许会有危险,但松了油门人生毫无意义。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