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体育 > 正文

全运热话/全运今倒数200天 科技助力场馆升级

2025-04-23 05:02: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焕然一新。

  23日,第15届全运会迎来倒计时200天,广东赛区各场馆密集迎来完工和验收。记者连日来实地走访广东奥体中心、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等十五运核心场馆发现,无论是场馆硬件升级、科技装备运用,还是场馆周边环境提升,均最大程度体现“以人为本,全运惠民”理念。三大场馆均呈现园林式风格,将自然和人文景观完美融入场馆内外;科技运用方面,3D视觉、AR技术融合形成的导航系统,将使得十五运成为首个实现场馆精准导航的大型综合赛会,届时,内地、港澳参赛运动员和观众,均可通过手机扫码精准定位、实时导航找到自己的座位及场馆各大功能区。\大公报记者 敖敏辉广州报道(文、图)

  作为成功举办过九运会、亚运会等大型赛事开幕式和比赛项目的综合体育场,广东奥体中心在十五运期间将承担田径、跳水、游泳比赛及重要演艺活动。据介绍,广东奥体中心改造项目总绿化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并根据季节特点优化植物配置,使整体呈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广东奥体中心升级改造项目设计总负责人罗建河介绍,“以人民为中心”的设计思想贯穿整个改造过程。除了增加绿化面积,还结合不同年龄段人群、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需求,增加了公共活动空间,比如,增设多处林荫下的健身运动点,在体育场二层平台建设环形跑道,以供市民全天候使用。

  位于广州番禺区的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将作为十五运U16女足和残特奥会越野滑轮项目的比赛场馆。在升级改造中,采用了环保式园林景观,园林建设呈现飘带式,营造“步移景异”的视觉体验。环绕体育场,还建设了多个小型广场,增加了观赛时的休闲和疏散空间。

  承担十五运女子排球U18、蹦床和残特奥会轮椅篮球项目的广州体育馆,背靠广州白云山,在保留原体育公园岭南骑楼步行空间的基础上,新增木棉花主题花坛,打造兼具地域特色的全民运动空间。

  “天眼”预判人流聚集风险

  科技与自然共舞,是本次走访场馆的共同特征。在广州体育馆,场馆入口的3D视觉闸机可在0.3秒内完成人证核验。项目方还推出AR导航系统,可实现场馆各大功能区的精准定位及分米级的实时导航。

  据介绍,十五运期间,观众只要扫场馆外大量张贴的二维码,就可通过小程序进入AR导航系统,根据每个参赛运动员和观众的需求精准找到目标区域,可精确到每个座位。与此同时,广州体育馆还部署了2000多个AI摄像头,组成“天眼网络”,可提前15分钟预判人流聚集风险,自动触发应急疏散方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