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黄泽林坦言仍需时间适应泥地场。\资料图片
黄泽林虽然昨天无缘晋级,但中国香港球手能在ATP1000的世界级赛事参赛,对于一位20岁的小将来讲,已经是不俗的成绩。从黄泽林近来的“大爆发”,到检视他个人的特点,再从“黄泽林效应”筹谋香港网运发展,当中都有着不少启示。
黄泽林的网球生涯虽然不长,但已打出个人特色。首先,以他1米91的身高,配合苦练后,其发球及抽击成为了他的“两大杀着”。综观他在迈阿密大师赛和昨仗的表现,“强劲发球+抽击+拚劲”构成了他的佳绩。这名笑容满面的阳光男孩,同时亦是正宗“拼命三郎”。
不过,黄泽林来到最顶级比赛,每在赛事中后段已经开始出现抽筋和体力不继的情况,相信他的团队会收集相关的数据,以调整训练计划。
黄泽林的出现,当然与香港网坛近年锐意加强青少年培训,增加他们接触顶尖赛事的机会有关。令到黄泽林出现“爆发式”成长,相信是他受益于在师傅拿度的网球学校受训。未来香港甚至大湾区内的网运发展,大概可从这条“黄泽林方程式”中,找出精益求精的策略。\大公报记者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