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赵心童成为首位夺得世锦赛冠军的中国及亚洲桌球手。\法新社;右图:赵心童于桌球世锦赛决赛击败名将威廉斯。\路透社
夺冠2025年桌球世锦赛后,深圳青年赵心童在他的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张自己身披国旗、手持奖杯的照片,配文仅四个字:坚持初心。从“少年天才”到“世锦赛冠军”,赵心童证明了自己的初心。6日,赵心童母亲文安笑在深圳接受媒体采访,分享了赵心童与桌球的独特“缘分”:“他一直想为中国人争光,一直憋着一股劲儿想证明自己的实力。”\大公报记者 胡永爱深圳报道
当地时间5月5日,在英国谢菲尔德举行的2025年桌球世锦赛决赛中,28岁的赵心童以18:12战胜三届冠军、威尔士选手威廉斯,成为第一位夺得该项赛事冠军的中国及亚洲选手,创造了桌球运动的历史。
文安笑回忆,赵心童是在深圳与桌球“结缘”,“以前他还小,我出去参加培训,带了一个桌球玩具回来,玩着玩着后他就喜欢上了,慢慢就变成了大的、规范的桌球室。”
从小建立“快准狠”风格
在8岁那年,赵心童跟着父亲去桌球俱乐部玩,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拿起了球杆打了一把。赵心童也曾经对媒体表示,“第一次打桌球是我爸爸和他的朋友带我打,我就喜欢上了。后来有比较懂桌球的前辈发现我有天赋,爸妈就带着我在全国各地找教练和老师。”赵心童10岁的时候,父母给他买了一张桌球枱,为了让儿子能专心练球,还将家里其中一个大房间改造为球房,并聘请教练来指导。
赵心童的打球风格以“快准狠”著称。文安笑认为这和他小时候打球的经历有关,“小时候他打球不够桌球桌子高,就搞个板櫈,站在櫈子上面打。后来他就改成了溜冰鞋,导致他出球很快,一转角就到了这里。他是国内第一个踩着溜冰鞋打球的人,后来很多不够高的学员都模仿他。”
作为父母,文安笑也曾面对儿子去读书还是打桌球的人生难题。文安笑告诉记者,“当时很难兼顾,我们咨询了桌球行业的专家,他建议休学半年试一下,后来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老师说他就是‘那块料’。”当父母问赵心童大学毕业后想做什么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打球”,于是,父母选择尊重并支持儿子的爱好坚持至今。2009年,赵心童选择休学,开始专攻桌球并拜伍文忠为师,进步迅速。在留洋英国、进入桌球学院之后,他顺利成为职业球手。
1997年出生的赵心童曾先后就读于松岗第一小学(原松岗中心小学)和松岗中学。他初中时文化课成绩不错,在班级名列前茅。
中学时展现遇事冷静性格
吴老师曾是赵心童初一时的老师,她接受采访时表示,赵心童很有礼貌,上课很专注,“我对他的印象挺深刻的,当时这个孩子刚进松岗中学时个子比较小,遇事比较冷静,是一个有毅力、不服输,对自己有要求的孩子。我认为他现在的成功和他的性格有关联的。”
其就读的松岗中学在体育教育十分有特色。“学校坚持将体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松岗中学副校长郝银龙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构建了“以体育人、以体铸魂”特色体系,学校健美操队、足球队、武术队、篮球队、乒乓球等近年屡获佳绩:健美操队多人获全国冠军赛名次并获评国家二级运动员;女足双胞胎姐妹阳丽华、阳丽茹作为核心主力助力球队夺得全国U13锦标赛冠军;武术队在省演武大会斩获3项金奖。“我们推行‘弹性课时制’,允许校队学生错峰训练,同时通过‘四松工程’培养师资,聘请专业教练,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