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残特奥会聋人足球赛将有12队参加。
【大公报讯】记者敖敏辉佛山报道:记者9日从在佛山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国第12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9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聋人足球项目,将于5月15日至25日在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南海体育中心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2支聋人足球队伍同场竞技。
记者获悉,佛山将在赛事筹备中构建全链条无障碍服务体系,目前世纪莲体育中心、南海体育中心两大场馆均已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2.0工程”。同时,佛山赛区建立跨部门协同保障机制,以运动员需求为核心保障赛事服务,针对聋人运动员特点制定专属应急沟通方案,确保工作响应“零障碍”。
为运动员提供充分保障
据介绍,聋人足球的规则框架如场地尺寸、进球得分、越位规则等与普通足球大体相同。为了让听障运动员在绿茵场上畅享公平竞技,裁判执法、球员沟通和赛事组织均围绕听障需求进行优化。一是“静音”模式,所有运动员需在赛前接受听力检测分级,确保符合听障运动员标准(要求听力损失≥55分贝)。在竞赛中,所有球员佩戴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必须取下,确保同等听力条件参赛。二是裁判使用旗语、手势或闪光灯代替哨声(如举旗表示犯规、暂停比赛)。边裁同样通过旗帜动作传递判罚信息。三是配备沟通无障碍的相关设施设备。赛事配备手语翻译协助沟通。场地配备闪光灯提示系统(如中场开球、比赛结束信号)等。
整个赛事在沟通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力,为聋人运动员公平、公正、便捷参赛提供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