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体育 > 正文

全运热话/全运会跨境参赛健儿近万人

2025-07-09 05:02: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剑击是第15届全运会香港赛区其中一个主办项目。右图:全运会公路单车赛将首次以港珠澳大桥作为赛道。\资料图片

  8日,在广州召开的第15届全运会组委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新闻发布会上,组委会透露,据预计,十五运会期间,跨境参赛规模将接近一万人(总参赛规模3.6万人)。截至目前,粤港澳三地在联合筹办赛会中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探索出“三地三同”的联合办赛模式,即同频沟通、同心决策、同步执行。香港赛区方面,已进行的测试赛中,赛区场馆和服务获得全方位好评。\大公报记者 敖敏辉广州报道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预计内地前往港澳参赛人员逾6000人,港澳赴内地参赛人员超过3000人,是双向跨境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全运会,这也对跨境办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五运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黄明忠表示,经过高密度沟通协商,粤港澳在六大重点领域达成共识,包括跨境赛事、口岸通关、人车证件、食品安全、绿色办赛及赛事日程。在工作中,三地共同探索出一个“三地三同”的联合办赛模式。

  “三地三同”体现在多方面,黄明忠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设计为例,会徽由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莲花的3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一个同心礼花的图案,寓意大湾区同心同源、深度融合;在吉祥物设计上,组委会选择粤港澳三地共同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作为原型,设计出可爱的“喜洋洋”和“乐融融”,寓意不忘故乡,深爱家园。在竞赛日程方面,十五运会兼顾三地的需要,尽可能避开广东的台风天气,也考虑到香港市民对剑击、榄球项目的喜爱,还兼顾到与澳门即将举办的格兰披治大赛车在时间上的错开。

  冀吸引更多大赛落户香港

  香港首次参与全运会承办,有赖于三地形成的创新办赛模式,特区政府将全力做好全运经济、体育产业和盛事经济。香港赛区统筹办主任杨德强表示,特区政府会充分把握全运会机遇和潜力,与粤澳两地共同构建更紧密的体育合作关系,包括三地政府部门以至体育界之间在政策、人才培训、设施、训练、管理等多方面交流;以全运会赛事活动激发香港市民对运动的热情、参与和支持,进一步增强香港在大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力和参与度,共同推进大湾区体育产业发展,并吸引更多大型赛事落户香港和大湾区。

  “我们会办好全运会的各项赛事和相关配套,用好这个机会,以盛事带动消费及经济发展,致力发挥文化、体育及旅游的协同效应。”杨德强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