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体育 > 正文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倒数95日/全运会开幕式展现中国式人情味 总监制刘伟强:给大家回家感觉

2025-08-06 05:02: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刘伟强(右)在开幕式场馆现场指挥。\受访者供图

  “打造一个开幕式就如生BB,如果说过去一年多的创作期是孕育期,那么接下来3个月的制作期就是预产期,时钟正‘滴答滴答’作响,我们到了最紧张、最忙碌的时刻。”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幕式总监制刘伟强说,开幕式的筹备已经到了冲刺阶段。十五运会开幕式将打造具有国际水准、中国气派、岭南风韵、湾区魅力的体育和艺术盛宴。他表示,当中必然会有体育、科技、文化和艺术元素的丰富呈现,但作为“全民全运”,核心落脚点在于展现我们中国人的团结、信心和人情味。\大公报记者 敖敏辉、帅诚,实习记者胡力文广州报道

  刘伟强位于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架空层的临时办公室,正对门口的大玻璃窗外,8万人体育场一览无余。房间布设干净、素雅,电视机柜上的新会陈皮、餐枱上的咖啡机、冰箱里的速冻水饺、窗台上的工程帽,几样显眼、简单的物件,却令房间充满了浓郁的“湾区风”和“中国味”。

  全新挑战不能NG

  作为香港导演,刘伟强因拍摄《古惑仔》系列、《无间道》、《中国机长》、《水饺皇后》等作品而为人熟知,对两地不同题材的电影驾轻就熟。在他看来,跨领域参与大型赛会的监制工作虽是全新挑战,但也与拍电影存在异曲同工之处。

  “工作都涉及设计主题、剧本、服装、美术、摄影等环节,只不过,在量级上,开幕式相当于把电影的工作放大了好多倍。比如,搭舞台就有三百多人,单灯光设备就有几千盏,拍电影可能只需要一、两百盏。”刘伟强说。

  数量上的变化,使得开幕式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远超刘伟强想像。从搭舞台到节目制作再到正式演出,参与人员超过1万人,交通、消防、安全、餐饮、后勤等方面的安排和调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90分钟内如何完美、顺畅呈现创作理念和排练效果,也是一大挑战,因为开幕式只能一次过,要确保流畅,不能像拍电影那样可以NG(重拍)。”刘伟强说。

  天气问题则是现阶段最大的挑战之一,这是刘伟强眼下关心和牵挂的问题。7、8、9月是广东的台风季,特别是对于场地搭建工作,影响最大。尽管面临各种难题,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开幕式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截至7月下旬,舞台搭建已经完成大半,灯光音响安装亦接近尾声,为8月初表演团队进场排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创团队并没有坐等舞台的搭建。刘伟强表示,7月开始,场外的排练已经同期开展,比如在佛山排练功夫表演,在广州排练舞剧。8月进入广东奥体中心后,将结合整体的灯光、音响等设施设备,进一步整体优化和调整。

  “今时今日,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全运会的开幕式必然会有很多高科技。不过,我想说的是,开幕式最紧要是体现人情味,特别是作为‘全民全运’,中国式人情味显得尤其重要。”刘伟强说。

  刘伟强比喻,举办十五运会的开幕式就好比粤港澳大湾区共同请客,准备了一桌“好菜”,场内场外观众坐在一起吃饭,大家有回家一样的感觉。

  在刘伟强看来,体现这种“中国式人情味”,岭南文化是一个重要载体。比如,佛山咏春功夫、潮州英歌舞、香港太平清醮、澳门的醉龙等,都会呈现在开幕式上。当全场响起“噔噔噔噔噔……”的音乐,大家就知道是《男儿当自强》,黄飞鸿来了,一定会有共鸣。

  借助盛会散发正能量

  团结和信心,是开幕式的另一个核心表达。刘伟强表示,过去几年出现了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全球经济环境不好,有人觉得揾食艰难,有一些烦恼。全运会来了,我们认为可以借助盛会散发正能量,提振大家的信心。

  “有了信心,往往很多事情就变得容易了。开幕式想体现的是大家‘在一起’,我们有国家,有大湾区,需要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各种困难都会过去的。”刘伟强说。

  刘伟强表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粤港澳一向是“同声同气”,所以,开幕式“圆梦未来”的主题自然而然就形成。同根同源、同心同缘、同梦同圆3个篇章,也以非常巧妙的形式与主题呼应,最终是体现全民全运,呈现中国人的人情味,为大家注入信心和团结的力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