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体育 > 正文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倒数88日/全运奖牌设计 融合文体之美

2025-08-13 05:02: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残特奥会奖牌。\受访者供图;右图:林鸿胜(右)和黎伟杰展示第15届全运会奖牌样品。\大公报记者敖敏辉摄

  一块几百克的全运会奖牌,承载着数万名运动员沉甸甸的梦想。随着8月2日晚残特奥会奖牌“同心暖”的亮相,第15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同心”系列奖牌全部揭晓。这是全运史上首次由珠宝设计团队主导奖牌创作,“同心跃”、“同心暖”的色泽、外观、质感、触感深度承袭了珠宝首饰精、巧、美的特质,两枚奖牌“一海一地”、“一古一今”的元素组合与呼应,又让中华文明、岭南文化、湾区风韵与体育之美完美交融。周大福珠宝设计团队接受记者专访“揭秘”奖牌创作历程时表示,期待打造全运史上独具特色的奖牌。 \大公报记者 敖敏辉广州报道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委托赛会赞助商周大福珠宝集团设计、生产奖牌,这个重任自然落到集团珠宝设计团队肩上。不到半个月,结合过往履历和初步的奖牌作品,集团从10多位设计师中遴选4人组成共创团队,成员涵盖产品设计师、平面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和3D设计师。

  “起初有4、5个方案,或重心在运动元素,或聚焦岭南文化、粤港澳地标建筑。综合各方亮点后,我们将奖牌的核心设计理念定为‘同心’,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再创作。”周大福珠宝集团创作总经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奖牌总设计师林鸿胜说。

  创作前期就像对团队内部方案与外界建议的“蒸馏”过程,最终在“同心”的主题下,“三花映牡丹”的概念越来越清晰。在元素搭配上,“同心跃”、“同心暖”逐渐形成“一海一地、一古一今”的形态组合。“一海”对应粤港澳大湾区共享的壮阔海洋,“一地”代表三地紧密相连的陆地脉络;“一古”萃取岭南传统建筑镬耳屋的文化元素,“一今”则融入港珠澳大桥的地标意象。

  “主题和形态先后确定,接着是奖牌的纹饰和工艺手法,这是我们设计奖牌4个依次递进的步骤。”林鸿胜说。

  周大福珠宝集团创作高级经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奖牌设计师黎伟杰说,十五运会会徽由三色花(红色木棉花、紫色洋紫荆和绿色莲花)交叠旋转而成,三花咬合的空白处,维妙维肖地展示出一个运动健儿的形象。为追求更精细的效果,团队决定将珠宝设计中层次落差的手法,运用于三色花的放射线,三花正面则以光面呈现。因此,从正面看是平面,侧面看却是立体。与下方牡丹花相比,三朵花虽显得小巧,却在其托举下,于光线中格外惹眼。

  66道纹路代表全运走过66年

  至于奖牌外边的莫比乌斯环,则以全立体方式呈现。作为一种拓扑结构,它象征着爱及生命宇宙的无穷无尽,被广泛运用于珠宝设计中。林鸿胜表示,团队设计三环相扣的效果,分别代表珠江、香江和濠江,寓意三水汇聚、三地融合。环上精心雕刻的66道纹路代表着全运会走过66年,让体育精神与地域文化完美融合。

  整体而言,源于西方文化的莫比乌斯环,赋予奖牌更深层的含义:体现香港连接东西方的特质、大湾区开放包容的姿态,以及体育无边界的理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