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体育 > 正文

关键基础/全力打造人才梯队 科学训练辅助突破

2025-09-06 05:02: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塑造完备的人才梯队,这是任何一个体育项目持续发展的必备要素。中国田径距离欧美田径强国有很大差距,除了身体质素先天差距外,人才梯队的建设才是制约中国田径发展的真正掣肘。为了备战洛杉矶奥运会,打造完善的人才梯队,国家体育总局将田径后备人才储备作为本周期中国田径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今年8月10日至15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全国首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沈阳举行,参赛运动员年龄限定在16岁至17岁,比赛设置走、跑、跳、投、跨栏、全能、接力等56个田径项目。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的创办,表明国家希望通过增加青少年赛事的方式,让更多年轻、有潜质的田径新星脱颖而出,也让各省市田径队更重视对后备人才的培养。

  现代田径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科学训练方式的辅助,如今越来越多有针对性的科学技术已覆盖田径竞技训练、科研测评、康复保障等多个方面。为了全面提升中国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水平,除了聘请国外短跑、跳远教练团队辅助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外,国家田径队还成立了由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营养保障、器材设备、心理咨询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复合型团队,保障精英运动员的训练。

  在多种科技设备的辅助下,教练团队通过客观的训练数据确定运动员当天的速度、耐力、爆发力、协调性和技术训练的负荷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伤病。此外,教练团队还通过比对中国运动员和国外高水平运动员各项数据,发现技术不足,改进技术动作。

  世界大赛检验整体水平

  人才梯队的建设和训练方式的精进,服务于中国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的表现。今年中国田径队取得的成绩突破,主要是在内地比赛中取得的,还缺乏世界大赛的检验,甚至一直以来就流传着中国田径“不敢参加世界比赛”的说法。东京田径世界锦标赛为中国田径选手提供了一次与世界高手同场竞技的机会,在检验训练效果的同时,更能从直观上观察世界高手的比赛风格和比赛战术,在竞技较量中提升比赛能力,这将是中国田径在未来世界大赛上取得突破的关键基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