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广州赛区交通保障指挥中心亮相。\大公报记者方俊明摄
【大公报讯】记者方俊明广州报道:十五运会没有集中的运动员村,运动员采取“分散居住、赛时集中”的模式;随着开幕式临近,越来越多比赛同时开赛,对交通保障的挑战也随之增大。
记者27日走访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交通保障指挥中心,了解到目前已打造“全运会交通指挥调度系统”,通过智能任务分发、道路状况预警、车辆定位数据共享等方式,实现“车流可视、风险可判、调度可及”。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黄丙寅表示,目前已规划赛事保障“大流线”,涉及线路213条,约1300公里,确保交通运输线路便捷通达。
此外,充分使用广州赛区十五运会智慧交通调度系统,实现路线导航、视频监控、轨迹跟踪、到站预告、应急一键报告等功能,全流程确保车辆调度计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