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体育 > 正文

桥梁搭建/细节考虑需周全 确保衔接无漏洞

2025-10-29 05:02: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第15届全运会尚有11日开幕。

  【大公报讯】记者胡若璋、黄宝仪广州报道:在十五运会开幕式冲刺筹备期,女性主创团队的身影始终在各个场景间高效切换:上一秒还围坐在会议桌前开创意会,下一秒便穿梭在舞台上指导排练,不一会儿又出现在道具间与同事一起研究解决道具问题,没过多久又会走进演员休息室沟通餐食及表演的细节……正是这样“七十二变”的灵活应变与“三十六计”的策略智慧,让她们能将艺术创想一步步转化为舞台呈现。她们既是推动创意落地的执行者,也是用细节传递温度的人文艺术点亮人,“幹好活”这3个字背后,是覆盖创意、执行、后勤等多环节的庞大工作体系在默默支撑。

  开幕式演出执行总监张玮琳认为,“这些工作绝不是‘打杂’式的细碎事务,更多是‘翻译’与‘桥梁搭建’的角色。”她举例道,当导演组提出“数百名演员组成海上丝路”的艺术构想时,这句充满画面感的表述,要转化为可落地的执行方案,处处考验着团队的“七十二变”与“三十六计”。

  首先得明确数百名究竟是300名演员还是500名演员?要穿什么样的服装,配合十么样的妆容?要找什么样的工厂制作,要在大概多久的周期内完成?这些问题都需要逐一拆解,把导演的艺术创想精准“翻译”成量化工单。这背后还有庞杂流程的统筹,要反复沟通表演单位确认演员阵容,规划排练交通路线与集合时间,划分休息区域并统筹安排好餐饮问题,每一项细节都要考虑周全,确保环节衔接无漏洞。

  每天面对新挑战

  开幕式演出总监吴宪则认为,做大型活动的魅力,在于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群与新挑战。在她看来,真正的工作智慧,是“听得懂各个岗位的需求,在守住专业底线的同时,多注入一份人文关怀”。那些看似细微的举动,正是她眼中最有力量的“七十二变”与“三十六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