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体育 > 正文

“黑科技”贯穿单车公路赛 全程6次“无感通关”

2025-11-02 05:02: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港珠澳大桥的蓝海豚岛上,摆放了十五运吉祥物。\大公报记者帅诚摄

  【大公报讯】记者帅诚珠海报道:“十五运看广东”主题采访团近日走访单车(公路)赛男子个人赛的途经点港珠澳大桥蓝海豚人工岛,了解到十五运公路单车赛筹备已进入冲刺阶段。其中,全程231.8公里的单车(公路)赛男子个人赛将于11月8日举行,并途径港珠澳大桥,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单车赛事,白海豚岛、蓝海豚岛及横琴多个点位将在比赛期间增设补给点。

  使用北斗定位技术

  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珠海赛区执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闵云童介绍,在男子个人赛中,参赛运动员将从珠海市博物馆与规划馆门前广场出发,途经港珠澳大桥、澳门北安码头、香港迪士尼乐园等地点,比赛期间将6次经过口岸。

  记者了解到,本次跨境单车公路赛将采用“前置查验+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参赛运动员的6次“无感通关”。“因为单车赛速度非常快,赛前通关人员及车辆首先要在指定区域内完成人脸、指纹和RFID射频核验,确认身份。赛事进行时,通关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会实时传输到赛事指挥部,实现动态监控。”闵云童表示,通过前置报备的“白名单”信息和实时感应的数据进行后台核对,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确保了快速通关的便利性、顺畅性和信息的准确性。

  据悉,本次单车公路赛启用的跨境无感通关系统,采用北斗定位、无人机、射频识别、视频识别、无线传感和AI算法等技术,构建了覆盖赛前、赛中、赛后全流程的智慧通关管理体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