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山东队选手刘志城(左三)夺金。\大公报记者方俊明摄;下图:单车手经过港珠澳大桥。\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右图:跨境公路单车男子个人赛8日举行。\新华社
跨越粤港澳三地的十五运男子公路单车个人赛8日开赛,赛事创新采用“前置查验+闭环管理”模式,选手途经三地口岸时无需踩煞车实现“零接触”快速通关。作为全运会史上赛道最长的单车公路赛事,长达231.8公里的赛程对选手的体力分配和队伍战术是极大考验。历经5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山东队选手刘志城以领先约半个身位的微弱优势夺金。有香港选手在赛后受访时表示,三地合办比赛流畅,港队达到了预期目标。\大公报记者 方俊明珠海报道
作为十五运唯一跨越粤港澳三地的跨境标志性赛事,男子公路单车个人赛的通关模式备受关注。开赛前夕,记者在赛事起点附近设置的“前置查验区”看到,海关关员和边检民警采用移动查验设备,高效细致地为比赛选手完成查验手续,实现了查验模式从口岸传统的“固定点办理”到随时随地“掌上办理”。每位选手佩戴的“无感通关手环”较去年测试赛和今年模拟演练进一步“更新”,技术团队对系统AI算法进行了升级,并优化了RFID射频识别“手环”的佩戴舒适度。而“手环”启用的国产跨境无感通关系统,保障了选手在粤港澳三地间实现“零接触”快速通关。
此次比赛赛程达231.8公里,成为全运会史上赛道最长的单车公路赛事,极大地考验着选手们的意志与耐力。其中,港珠澳大桥赛段成为比赛的重要“分水岭”。大桥上的横风影响不可小觑,选手需要具备出色的控车能力和应对侧风的技巧。
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烈争夺,山东队选手刘志城以领先约半个身位的微弱优势获得冠军。与以往比赛不同,冲刺阶段并未形成明显的“第一集团”,前51名选手的官方成绩均为5小时17分05秒,最终通过冲线位置判定刘志城稍稍抢先冲过终点。刘志城赛后坦言,对于港珠澳大桥赛段的印象最为深刻,在比赛中体验到连续起伏路的同时,亦惊叹国家以精湛的技术建造出如此宏伟的跨海大桥,在港澳段骑行时亦感受到港澳观众的热情。
李思颖今出战女子公路赛
此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及港澳地区的23支队伍及2名个人选手,总计103名选手参赛,包括9名香港选手。其中,1名香港选手进入“15强”。排名第21名的香港选手张仕浩受访时表示,今次粤港澳三地合办赛事,通关非常顺利,可以很流畅地比赛。虽然在比赛中遇到港珠澳大桥段侧风大、超过230公里的长距离赛程等挑战,但他认为港队整体表现团结,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排名第24名的香港选手游秉璋坦言,第一次骑行港珠澳大桥,挑战较大,沿途比较大风;但能往返珠港澳三地骑行,是一次挺新奇的体验。他也感受到了三地沿途观众的热情,尤其在香港段,更有一种“主场”的感觉。“粤港澳三地合办赛事非常难得,海关等部门配合得好,今次是很不同的全运会。”张仕浩还期待粤港澳三地今后能多合办赛事,认为协同合作办赛意义非凡。
另外,9日早上9时将会进行女子公路单车赛,港队派出6人参赛,包括上届金牌得主李思颖力争卫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