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金庸作品启发少年\孙慧玲

2018-11-07 03:16: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金庸先生走了,勾起我少年时代,为追金庸小说而废寝忘餐的情景。

  那年代,没什麼娱乐,家中电视,也要在六十年代末期才安装,儿童少年时期的娱乐,就是看舅舅买来的报纸,开始接触金庸的武侠小说,还会依着插图绘画;至於去图书馆借书来看,则要等周末妈妈有空,带着大大小小去大会堂,但要借到自己想看的金庸小说中那一套那一本,那可是要看运气的。虽然我是在高小时断断续续地看金庸小说,已经足够令我这小女孩萌生离家出走,上山学武,锄强扶弱的念头。

  真正废寝忘餐的追读,是升了中学,当时的英华女校图书馆不大,但有多套没有什麼人借阅的金庸小说,都是薄薄一本的钉装本,一套通常有16册,字体很小,纸发黄,有“书”味,但裏面的故事,有本事叫你穷追猛读下去。那时候,家中弟妹众多,年纪幼小,终日吵吵闹闹,许多时,我要躲到厕所,躲在被窝,去沉醉在金庸营造的武侠世界中。

  犹记得《射鵰英雄传》是我追看的第一本,书中故事曲折离奇,情节高潮迭起,人物性格鲜明,佳词佳句纷陈,看得人大开眼界。郭靖个性诚樸厚重,无论对家国、对爱情,都忠贞如一,使人既爱且敬;黄蓉机智活泼、狡黠多谋,看得人心花怒放。金庸在《射鵰英雄传》后记说,写此一书,他是参考了好一些历史文献的,可见武侠小说也不是凭空杜撰,历史感能引起读者共鸣,使作品流传久远。

  我是一边抄录一边追读的,空閒时最爱拿出好词佳句,逐一回味;一到作文课,又尝试运用入文,竟然因此而取得很好的成绩,培养出写作兴趣和技巧,金庸先生可说是我写作的启蒙老师。

  金庸作品的金句十分有哲理,对少年成长不无启发,他教人活得洒脱:“凡人有生必有死,生固欣然,死亦天命。”《射鵰英雄传》;他教人透视人:“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麼好。”《倚天屠龙记》;他教人看透世情:“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笑傲江湖》;而《射鵰英雄传》中的“教而不明其法,学而不得其道。”更是我教书时为戒的。

  培根说:“文学使人聪明。”成长不能没有文学。想使自己爱上阅读,从金庸武侠小说入手,绝对是好办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