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读经典.学名句/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2020-10-20 04:24: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凡接受中国式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过杜甫的诗。杜甫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史诗”,流传下来的约1500首诗歌,不仅组成一幅又一幅生动而写实的画卷,展现出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大唐帝国由极盛转向衰落的社会变动的状貌,既可印证正史的记叙,也可补正史的不足。

  杜甫一生落魄潦倒,历尽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儒家最推崇的仁者襟怀,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他关注社会现实,关怀民族命运,关心苍生疾苦。他的诗歌,处处表现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所以能引发不同时代读者的共鸣,特别在中华民族遭到外患衝击之时,竟成为无数仁人义士和爱国者的精神支柱。

  有人问王安石,何故杜诗能“妙绝古今”。王安石回答说:杜甫自己也说了,就是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见《东皋杂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的两句。杜甫在诗中,叙写自己的才学以及平生志向和抱负,倾吐仕途失意、生活困顿的窘状,并且抨击当时黑暗的社会和政治现实。这两句被称为经典的名句,是杜甫自述他的读书过程与得着。

  “读书破万卷”,关键在一“破”字。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指当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曰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如有神;二曰书破,犹韦编三绝之意,盖熟读则卷易磨也;三曰识破万卷之理。”仇氏所谓“胸罗万卷”,意味着“破”是指“突破”,超出、穷尽的意思;所谓“书破”,即是由於熟读而致书卷破损,就像孔子晚年读《易》,由於经常翻阅,以致编联竹简的熟牛皮绳也多次磨断;所谓“识破”,即指参透各种书蕴藏的道理。

  如果说“读书破万卷”是因,则“下笔如有神”是果。能博览群书,熟读、参透,自然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下笔写作时,便能左右逢源,得之心而应之手,如有神助。

  今天,我们讨论“读书”和“写作”的关係,杜甫的两句诗正好给予我们宝贵的启示。然而,我们不妨想深一层,“读书破万卷”,除了有利於写作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目标吗?

招祥麒博士 陈树渠纪念中学校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