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体教融合/苏炳添成“金字招牌” 暨大力吸港澳体育人才

2021-08-12 04:23: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苏炳添和暨大师生在一起。

  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短跑赛道上,苏炳添创纪录跑出9.83秒的成绩,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随后又领衔中国男子短跑队获得100米接力殿军。他亦因此成为其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的金字招牌,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短跑项目和体育事业。该校体育学院负责人表示,将加大面向港澳的合作和招生力度,为港澳输送更多高水平体育教育师资,培养更多体育拔尖人才,力争将暨南大学建设成为港澳体育人才融入内地的窗口。\大公报记者 敖敏辉

  8月1日晚,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上演,在暨南大学邵逸夫体育馆内,该校体育学院院长彭国雄和一众师生目不转睛盯着大屏幕,对苏炳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看得十分仔细。

  “9.83秒,苏炳添小组第一,进入决赛!”现场掌声雷动,欢呼声响彻体育馆。“奥运会之前我和他交流过,已预想到成绩会有所提高,但没想到有这么大突破,这是奇迹,太振奋了。”彭国雄至今仍难掩激动。

  赛后,苏炳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是一名暨大的老师,奥运会之后要尽快回学校报到。这番话,温暖了所有暨大人的心。

  两次结缘均迎成绩提升

  彭国雄说,苏炳添和暨南大学结缘始于2009年,当年他以高水平运动员身份获录取,进入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学习。“从短跑项目选材的角度看,他身高不占优势,成绩(当时最好成绩10.28秒)也没有很大优势,但我们依然看好他。”暨大体育学院运动训练教研室副主任、田径队教练邓民威说。之后,苏炳添成绩很快得到提升。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他和队友在接力赛中创造亚洲纪录。  

  2012年,苏炳添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中国人;2015年,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他成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突破10秒大关的亚洲选手。

  2017年,苏炳添完成了终身大事,当时已经28岁(在短跑项目被认为是高龄)的他迎来两难抉择,是要继续跑下去,还是要开始思考退役后的出路。暨南大学又一次向他抛出橄榄枝,聘任他担任体育学院老师。后顾之忧解决之后,苏炳添重振旗鼓,聘请了新的教练,自此成绩有了更大的飞跃,直至在本届奥运会上创造历史。

  “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运动员,苏炳添都拥有独特的品质,他专注、低调、谦虚、睿智,广东人的性格优势他几乎占尽,这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彭国雄这样评价苏炳添。

  拟建高水平训练基地

  在暨大学子眼里,苏炳添已经成为学校的“金字招牌”。特别是在体育教学、训练方面,将直接或间接给暨大引入更多的资源。记者了解到,暨南大学校友会有意筹建苏炳添发展基金,支持暨南大学体育教育,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另外,为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暨南大学也有意建设如“苏炳添田径培训中心”这样的平台,打造高水平训练基地。“我们之前就和苏炳添一起探讨过这个事,他很有信心为中国田径事业做更多贡献。这个基地可能在暨南大学,但未来可以有更大范围的合作,比如,中国田径队也说过可以来这里冬训。”彭国雄说。

  从1996年开始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到2015年成立专门的体育学院,再到2019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硕士生,暨南大学在体教融合方面,走在全国高校前列。目前,学校体育教育和训练,最大的短板是办学设施,特别是体育场馆。未来,在苏炳添的影响带动下,相信无论是暨南大学还是中国的田径运动的训练体系和场馆建设,都将得到更好的完善。

  重点对接港澳中小学

  值得一提的是,暨南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侨校,港澳生在校生比例占近半。彭国雄透露,接下来,暨南大学也将进一步面向港澳地区的合作和招生力度。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群体竞赛办主任岳文言告诉记者,暨南大学每年都会面向港澳地区招收体育生,亦有大量通过港澳台联考进校的港澳生,被吸纳进入校队各项目,“比如暨大校运动队,有一半以上队员来自港澳地区,特别是在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比例更大。”

  暨南大学也为港澳培养了一批高水平运动员。此次东京奥运会香港女子乒乓球代表队主教练李静,即毕业于暨南大学(2001届)。2004年,李静和队友高礼泽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男双银牌,是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第一枚奥运奖牌。暨大体教融合的模式,让李静受益匪浅,他曾表示,暨大的学习经历让他在思维上更成熟,提升了打球水平。

  “只要是在暨大培养的,就纳入了全国的培养、训练、比赛体系,可以参加内地各级别比赛,有大量的锻炼机会,这是在香港本地无法比拟的。”彭国雄说。

  他进一步指,优势并不止于此。香港部分高校也提供体育课程,培养体育人才,但普遍缺乏高水平运动队,“而我们除了有苏炳添、陈艾森这样的奥运冠军,还有一大批国家级高水平运动员。比如今年4月举行的2021中国田径分区邀请赛肇庆站,前8名选手中,有3名来自暨南大学。”彭国雄指,内地很多项目的训练条件和教练水平国际领先,香港选手不妨多考虑到内地来学习训练。

  目前,暨南大学正在制定完善方案,加强与港澳各级学校的对接,一方面为港澳培养、输送体育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吸纳更多港澳学生到内地接受体育教育和训练。比如,香港中小学体育教育基础较好,接下来将作为重点对接对象。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体育促交流,推动湾区融合,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暨南大学也期待通过体育交流合作,打造平台和培养体系,成为港澳体育人才融入祖国的窗口,这是我们目标和愿景。”彭国雄说。 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