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眼看,中国历史,文化凝聚多元民族的中华,中华文化孕育朵朵奇葩,独特而精彩的地方文化,都说五千年看山西大同;三千年看陕西西安;千年看北京;两百年视上海和香港;后起之秀当是深圳了。想要多认识中国历史文化,西安是绕不开的城市;想要了解西安,秦皇陵是必不可少的皇陵;而要研究秦皇陵,兵马俑是不可或缺的标志性文物。心眼结合,方可欣赏个中奥秘。
“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秦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区的东郊,总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大约等于7800个标准足球场大,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最大皇陵。其中的兵马俑,也叫秦始皇兵马俑、秦兵马俑或秦俑。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和真人一般大小的陶俑。随后,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陶俑军阵被挖掘出来。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俑已达8000余个,其分类有:车兵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军吏俑、马佣。出土的兵俑,身高均在1.78米到1.96米之间;马俑的高度为1.5米,长约2米。这8000多个兵俑,每一个的装束、神态、表情都各有差异。人物发式各式各样,手势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相同的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单眼皮。为什么兵秦俑都是单眼皮?对喜欢历史探究群组,乃至对爱美一族而言,这问题都想寻求答案。以下有三种说法。
三种解释 争议颇多
第一种说法是双眼皮不好雕刻。考古发现,当时有专门的机构或工程来生产制作这些兵马俑的。制作兵马俑是项浩大的工程,制作兵马俑的过程中,雕刻双眼皮费时费力,为了规范,为了简化程式,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按照统一的生产标准和流程,马俑全部按照单眼皮生产制作。
第二种说法是双眼皮的彩绘脱落。通过已出土的陶俑身上的服饰彩绘颜色研究,兵马俑原来是彩绘的,几乎和真人一样。秦俑的服饰色彩艳丽,粉绿、朱红、粉紫、天蓝是最常见的颜色。因年代久远,有的因深埋地下,经受火烧彩绘脱落;有的出土时遇空气氧化变成了灰色。那时候双眼皮是先雕刻,再彩绘,就像现在通过化妆,可以将单眼皮画成双眼皮一样,但是出土时眼皮上的颜料掉了,颜色褪尽双眼皮就成了单眼。
第三种说法是基因因素。遗传学上,单眼皮为隐形遗传,双眼皮为显性遗传,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覆盖作用。两千二百多年前,秦国所统治的西北地区是东亚蒙古人种,其生理结构特点之一就是单眼皮,也叫“蒙古褶”。那时候汉人的血统还比较纯正,与外域人士通婚的情况并不常见,人种比较单一,所以一直保持着单眼皮的特征。在制作马俑上,直接就仿照了当时士兵的单眼皮形象。再后来民族部落融合后,双眼皮的人就渐渐多了。
时至今日,以上三种说法都没有一个确切的证明,考古界对这一现象也是争议颇多。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些勾画细腻、维妙维肖的单眼皮兵马俑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勇猛,体现了秦王朝军队的真实模样,展示了中国古代的高超制作技巧。
何汉权(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