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普出生活事/中国人过生日的文化习俗

2022-08-09 04:24: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唐玄宗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千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此后历朝的皇帝都效仿跟随。右图:晚清时期,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吃生日蛋糕、吹蜡烛等西方仪式亦慢慢为民众所接受。

  现代人很重视庆祝(qìng zhù)生日,过生日不同于其他节日,无关家国情怀、亲情、爱情等价值意义,仅仅是个人的庆祝活动,可以与家人、恋人、朋友一起庆祝,也可以自己一个人默默度过。人们庆祝生日一般都会买个蛋糕,插上蜡烛许愿(xǔ yuàn)后再吃蛋糕,算是过生日的一种仪式,这种习俗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其实中国人过生日也有着悠久(yōu  jiǔ)历史,并形成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习俗(xí sú)。

  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

  中国人过生日可追溯(zhuī sù)到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在《颜氏家训》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亲表聚集,致宴享焉”,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为周岁幼儿举办生日仪式的习俗了。到了唐代,唐玄宗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千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此后历朝的皇帝都效仿(xiào fǎng)此举,上行下效,过生日这种仪式也逐渐流传于民间,到明清时期已经蔚然成风(wèi rán chéng fēng)。正如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的“是此礼(生日礼)起于齐梁之间。逮唐宋以后,自天子至于庶人,无不崇饰。”出自《日知录》。

  那么古代过生日究竟有什么习俗和讲究(jiǎng jiu)呢?《红楼梦》一书便花了许多笔墨来描写不同人物过生日的场景,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而其中描写得最为隆重(lóng zhòng)、仪式最为繁杂的当属贾母的八十大寿。从这场盛大的寿宴(shòu yàn)可以看出古人过生日的三大习俗:首先是送寿礼,书中描写“自亲王驸马以及大小文武官员之家凡所来往者,莫不有礼”,可见当时送寿礼成为一种风俗;其次是摆寿宴,贾母的寿宴一共持续了八天之久,既有宴请皇亲国戚(huáng qīn guó qī)、达官显宦(dá guān xiǎn huàn)的宴席,也有招待自家亲友、管家仆人的家宴,宴席不仅有各色酒菜招待,还安排了戏曲演出可供观赏;最后是行寿仪,因为贾母是长者,且是位尊者,因此主要接受家族中晚辈和仆人的磕头拜寿礼。而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晚辈的生日则相对简单一些,礼节也没有贾母寿宴那么繁琐。

  形式是虚 内涵是实

  比起《红楼梦》中贵族的生日,古代老百姓过生日则显得更为简单,但该有的仪式还是会有,比如设寿堂、摆寿烛、挂寿联、送寿礼、摆寿宴等等,寿宴中最重要的便是长寿面和寿桃,取其长寿之意。直到晚清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吃生日蛋糕、吹蜡烛等西方仪式慢慢为民众所接受,并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的生日仪式。如今大部分人过生日都是采用西式的,但也有一些人仍然沿用传统的那一套做寿方式,尤其是长辈们,在过生日的那天总要来上一碗长寿面才算圆满。其实不管是中式生日还是西式生日都只是形式而已,更为重要的是庆祝生日的内涵(nèi hán),在生日这一天感恩(gǎn ēn)将自己带来世上的母亲,感谢所有爱自己的人,也感谢好好生活的自己,这才是更重要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