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公民科/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学公民科

2022-08-10 04:23: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中,“香港社会的多元文化特征”是学习重点之一。《指引》提出,香港社会文化有两大特征:(1)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特征;(2)兼备多元文化的荟萃。老师可安排修读公民科的同学,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故宫馆)参观,从中学习香港社会文化的此两大特征。

多元文化形成的背景

  英国占领香港时期,外来文化对香港影响很大,但中华文化传承在香港从未中断。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所以它有着固有的中华文化传统。而它在1841年后被英国殖民者占领,又移植来西方文化。香港的中西文化交流,经历了摩擦、竞争、交流的过程。

  随着香港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及外出留学的增多,香港的中西文化交流又出现了许多全新的形式,如技术转让、国际文化节、境内外观光、留学、世界博览会、国际大奖等。香港人与英国人、美国人、印度人、菲律宾人、日本人及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相处在一起。虽然,偶尔也会产生一些矛盾,但最终却总能巧妙地糅合。今天的香港已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东西文化大熔炉。

见证中华文化为主题

  香港故宫馆早前开幕,共有超过900件故宫珍藏展出。香港故宫馆共有九个展厅,各有不同主题的展览,包括:清代的宫廷生活、清宫陶瓷、清代皇家画像等。北京故宫博物院借出的文物,包括书画、青铜器、金银玉器、织绣、典籍等等,呈现出明清时期的紫禁城和清代的宫廷生活。这批文物自7月以来,每天都吸引大批港人参观,反映出香港人对中国文物的浓厚兴趣及认同感,见证了香港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特征。同时,透过观赏这批文物,相信学生在赞叹文物精致之外,亦会认识到中华文化的辉煌成就,有助提升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香港故宫馆的展厅七,以“古今无界”为主题,展出六位香港多媒体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令学生能认识到香港是一个多元文化荟萃的城市。例如,展品《浪书》是由人工智能引擎驱动,机械臂透过挥舞红丝带,以立体画圆的方式“书写”。在空中飘逸的无字书法,表现了艺术家对未来文字的想像。此外,九个展厅分别设置了53个多媒体作品,邀请了超过10位艺术家、设计师和导演合作创造而成,以有趣的方式呈现古物之美。

  另一项反映香港是多元文化荟萃城市的活动是“香港故宫Showtime!”系列表演。星期日下午3至4时,不同表演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以创新方式表现故宫文化和中国艺术,包括香港芭蕾舞团、香港舞蹈团、香港中乐团、香港管弦乐团等。学生如有机会欣赏这些表演,定会感受到香港社会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兼有吸收多元文化的特征。

  学生到香港故宫馆观赏,除可欣赏中国古代文物,亦能认识香港是一个中西兼备的城市,是一个文化大熔炉:港人一方面承传了中华文化,另一方面亦惯于在日常生活中吸收不同的文化。

  福建中学(小西湾)助理校长 李伟雄

  《大公报》教育版─公民科栏目,欢迎本港公民科专家来稿,分享公民科易错点、公民科教学心得。稿件字数为800至1000字,请投至tkpeducation@takungpao.com.hk。来稿者请注明文题、笔名、作者简介及联络资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