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湾区旧事/再谈荔枝角公园岭南之风名联

2022-10-18 04:24: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荔枝角公园十景中的“观云逐月”内,建有“有为臺”,并悬挂了康有为的一副联。右图:陈湛铨先生据说曾在电台以“燕来不误东西屋”为上联,向听众征求下联,得到广泛回应。

  荔枝角公园分三期建成,最后一期为传统岭南风貌中式公园,分成十个景区,包括有“有凤来仪”、“群星邀月”、“桥廊画舫”、“月起薰来”、“观云逐月”、“弈亭残局”、“溪流影月”、“北门茵绿”、“健康去屣”及“泰然自若”,其中点缀多副名家楹联,甚具特色。上期介绍了朱次琦(1807-1881)的“幽士高怀云出岭,骚人秋思水周堂”,现多介绍两副名联。

  建“有为臺”纪念康南海

  在“观云逐月”景区建有“有为臺”,乃纪念清末民初的康有为(1858-1927),内里悬有他的一副联,曰:

  户牖观天地;山川足古今。

  康氏为广东省南海人,清光绪廿一年(1895)进士,曾与弟子梁启超(1873-1929)推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1835-1908)通缉而出逃。1912年宣统帝溥仪(1906-1967)退位后,康氏反对共和,1917年曾与张勋(1854-1923)发动兵变,拥立溥仪复辟,但十二日之内就被段祺瑞(1865-1936)讨平。1927年他赴溥仪生日宴后病逝。

  本联气魄宏大。短短十字,表现出读书人的胸襟。上联“户牖观天地”,意指从一室(门窗)之内而能观察外间广阔的世界;下联“山川足古今”,意指出游而足踏山川,自可领悟古往今来的变化。“户牖”、“天地”、“山川”、“古今”皆寻常语,撰者下一“观”字和“足”字,便将由实而虚,由内而外,由空间而时间扣连起来。室内读书、出门游历,天地古今,尽在其中矣,上下联互文见义,读者宜用心体会。

  在电台向听众征求下联

  园林南面卵石路旁有一石碑,碑上刻有国学大师陈湛铨(1916-1986)的一副联,曰:

  燕来不误东西屋;水瀞浑忘上下流。

  陈先生为广东新会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即获聘任校长室秘书兼讲师。历任中山大学、上海大夏大学、广州珠海大学教授及香港联合、经纬、浸会、岭南等书院中文系主任。曾创办经纬书院,并任监督及校长。

  本联为陈先生于1959年四十四岁时写的〈春望用前韵〉一诗“未除结习花终著,偶窃时名笔一钩。红雨春边欺泪眼,白云天末鬱乡愁。燕来不误东西屋,水瀞浑忘上下流。谁识卢家老行者?严关坚坐在南州”的颈联。

  陈先生于1962至63年间在香港商业电台主持“对联征求”节目时,每集拟出上联,向听众征求下联,然后选出优胜者赠以奖品,据说曾以“燕来不误东西屋”,征求下联,回应者众。

  上联“燕来不误东西屋”,寓物讬情,一派儒者气象,“贫贱不能移”的情操扬溢其间。较之古人诗句以燕子讬情者,如戴叔伦(约732-约789)〈苏溪亭〉“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韩偓(约842-923)〈宫词〉“燕子不来花著雨,春风应自怨黄昏”等,笔者更喜爱陈先生此句。

  下联“水瀞浑忘上下流”,是另一种超然物外的道家境界。瀞:《说文》:“无垢薉也。与淨通。”陈先生自谓“偶窃时名”,理应心存欢喜,但他却一笔钩之,心无沙石,浑然忘我。此与杜甫(712-770)〈江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稍异而同工。

  上下联意象深宏,蕴借含蓄。平仄格律原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除“燕”字在上联首字活用外,馀皆如合工尺,读来谐协。对仗方面,工整稳妥,其中“东西”、“上下”,方位相对,都属蚬壳词。“来”,作动词,“瀞”,本属形容词,相对固无不可,然读者不妨将“瀞”作动词看,使水而“瀞”,念力于心而然,便是一种修为了。

  陈树渠纪念中学校长、教育局中小学中国语文课程专责委员会(加强中国文学及文化)主席 招祥麒博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