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初中的中国历史课程自夏商周开始一直谈到现代中国,不过因为历史课程均采纳所谓正史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难免有些历史故事可能会出现偏差。其中,关于西周灭亡之说,众所周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后来遭犬戎围攻镐京却无诸侯赶来勤王而亡。而且此事因记录在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后世便沿用此说法。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考证证明,西周灭亡源于周幽王被犬戎不假,但“烽火戏诸侯”却是子虚乌有,而且事实真相更与西周气候变迁有关。
主动起兵 却反被攻灭
根据西晋史书《竹书纪年》的记载,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年过半百才“老来得子”,所以当其即位之时只有十四岁。虽则现今社会十四岁不过是初中生的年纪,但于当时已经可以大展身手。周幽王即位后三年便带兵攻打褒国。褒国位于今天陕西省勉县,也就是在汉中一带。自此西周开始控制了今天的汉中地区。而褒国因战败遂将美女褒姒献上,亦因此埋下了西周灭国的伏线。周幽王自此开始宠爱褒姒,到了周幽王五年,当时的太子宜臼便出奔申国。背后原因当然与宫廷斗争有关,太子宜臼是申后之子,申后是申国诸侯之女,面对周幽王的贪新忘旧,申后带着年幼的太子宜臼选择出走,回到娘家。及后,周幽王改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也因此引发申侯联络其他几个和他关系不错的诸侯国例如曾国等,拥立太子宜臼为王了,而且自号“天王”,所以周幽王想铲除“逆子”而主动起兵攻打申国。但事与愿违,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形势发生了逆转。申人、曾人及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和太子伯服一起遇害,褒姒则被犬戎掳走。所以实情中周幽王并不是像传言那样,还没来得及呼叫诸侯的援军就被犬戎攻灭了,而是主动出击,结果被反推到家门口。
气候天灾 成败关键
根据西周的封建制度安排以及镐京的地理位置,当时的关中号称四塞之地,而且所在区域天子拥有的兵力再加上不少关中诸侯,为何会被申国及犬戎联军所灭呢?背后则是当时的气候变迁及天灾有关。西周末年中国北方气候发生转变,由暖转寒令关中地区的旱灾频发。《诗经》中记载,从共和十四年(前828年)至宣王六年(前822年),关中持续七年大旱。到了周幽王即位后第二年又发生了一起大地震,当时泾、渭、洛三条河流枯竭,岐山崩塌。气候和天灾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惨重,令关中地区已经不及西周初年般富饶,难以支撑养活按照编制的兵力。加上幽王父亲周宣王于千亩之战中被申戎击败,惨失南国之师,因此周幽王本来在实力上就难以与日渐强大的犬戎比拼。
更甚者,犬戎在地理位置上还占有绝对的优势。从地图上来看,犬戎位处于今天甘肃、宁夏一带,相比西周镐京所处的关中平原,本身就居高临下。而且关中平原不少的城镇都缺少城墙,故此西周的败亡可谓是一早注定了。
中学教师 全国青联委员 教联会副主席穆家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