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康熙在位时接近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加拿大美籍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的《全球通史》(A 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有这么一段话:“他在‘康熙’这一年号下,统治中国60多年,并成为17世纪的伟大人物。同时康熙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一位精细的管理者,一位渊博的学者。”
康熙(1654年-1722年),在位时间接近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被誉为“千古一帝”。事实上,康熙是一个时间管理大师,他不仅在军事、文学等方面有所喜好和颇有成就,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爱好,比如语言、数学、天文、户外运动、藏书、修筑园林等。
语言
据历史记载,康熙对于学习语言的兴趣极其浓厚,非常珍惜学习英语和中国各地方言的机会,他通晓多种语言,包括汉语、满语、藏语、蒙古语、汉语方言和希腊文等。相传康熙皇帝曾六下江南,下江南的同时不忘学习当地方言,据一位教士写道:“康熙学会了识别18个省中13个省的方言。”对西方文化感兴趣的康熙,也格外愿意和传教士及商人沟通交流,阅读西方书籍。为了更好地学习,他让学者翻译指定书籍供其学习。在此过程中,康熙学会了一些英语单词,也会一点口语。
天文学
康熙喜欢研究天文学,他聘请外国传教士和学者来中国,为了尽快交流,还指派专人教传教士满语。传教士们学习满语后,教授康熙数学、天文历法知识、天文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等。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是康熙天文学团队最重要的顾问之一,康熙向其学习了欧洲的天文学知识和技术。掌握了象限仪、水准仪和罗盘仪等主要观测仪器的原理和操作后,康熙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时不时观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康熙注重收集和整理相关知识,他令学者整理并编纂了天文学著作,如《大明历法》和《元丰天文历书》。
数学
数学和天文密不可分,天文处处都需要数学。康熙对数学也饶有兴趣,使用算盘得心应手,他还学习了几何和代数知识。据白晋(Joachim Bouvet)的《康熙皇帝》所记,康熙只要政务不忙,每天便会学习两三小时数学,为了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会先阅读老师的讲义再推算练习,最后向老师求证。1672年,康熙还举行了一场科学科普知识讲座。1704年,康熙完成了数学论文《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1713年,在康熙的旨意下,算学馆成立。在学习及推广数学上,康熙可谓是不遗余力。
户外运动
日理万机的康熙经常伏案工作,却也注重健康,百忙之中也会抽时间锻炼身体,他尤其喜欢骑马、打猎、射箭、游泳和跑步等户外运动。
据记载,康熙每天清晨都会去御花园的一个小湖中游泳,并在水中练习剑术和枪术,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武术技能。长跑和步行也是康熙喜欢的运动方式之一,步行数里或数十里也是常事。为推动子民强身健体及提高身体素质,他还制定了一些体育运动和武术的规范和标准,可谓是很早就悟到了“生命在于运动”。
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 何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