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捍卫东沙群岛始于晚清?

2023-04-25 04:24:4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东沙岛作为我国在南海的领土,历来有广东、福建渔民在这里捕鱼、赶海,岛上更有渔民搭建的仓储设施及神庙。

  捍卫领土完整是国家主权的彰显,不过受限于政治需求与经济价值等因素,清王朝早期对于海疆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加上测绘技术与航海技术较为落后,历史上的官方文件往往与本国民众实际了解,以及对海岛资源的利用存在时间差。在1840年遭受西方列强冲击以前,中国所秉持的是一种天朝主义式的外交观念,其拥有一套对外关系的思想体系,以及一系列制度化的外交准则。但是伴随着列强的冲击,一套十六世纪之后诞生,以国家主权、国际法和均势为特征的欧洲近代国际体系才被带入东亚,而清王朝亦被迫缓慢的摸索与适应这一套全新的国际外交观念。清政府申明南海沿海岛屿主权,以及动用军队维护,更是到王朝末年才逐渐开展。因此,中国渔民虽然在较早之前已利用沿岸岛屿资源,但是往往得不到政府应有的保护,他们的财产更可能被外国势力所侵犯。

  东沙岛作为我国在南海的领土,历来有广东、福建渔民在这里捕鱼、赶海,岛上更有渔民搭建的仓储设施及神庙。在二十世纪初,日本商人西泽吉次登陆该岛,发现岛上有丰富的磷质矿砂可转售图利,于是拆毁了渔民兴建的神庙及仓库,并移除岛上遇难渔民的坟墓,将尸骨焚烧后扔入大海。在彻底销毁了中国渔民的生活痕迹后,西泽吉次将该岛更名为“西泽岛”,并在岛上兴建了简易的驻所,准备开采岛上鸟粪等自然资源。同年九月,上海《申报》报道了西泽吉次“发现新岛屿”一事,更提供了该岛的地理坐标,而这一在中国海域附近“突然出现”的岛屿亦引起了清廷外务部注意。

  外务部旋即通电新任的两广总督张人骏,要他调查是否有此事。张人骏查阅两广地图及调查《申报》刊登的坐标后,未能找到该岛屿,遂推断该岛屿可能不在广东海境内,于是将事情转交南洋总督端方处理。端方向日本驻南京领事询问后,发现《申报》刊登的岛屿坐标有误。他在获取正确坐标后查阅了英人写作的《China Sea Directory》,确认该岛屿在广东海域内。端方遂通电张人骏,向他分享了这一资讯,并协调海军军舰考察东沙岛,并前往广州向张人骏汇报。张人骏收到报告后随即向外务部报告,在得到允许后随即与日本在粤领馆交涉。而日人以东沙岛未出现在中国文献为借口,企图辩护。为了更有力地证明中国对于东沙岛的主权,端方频繁致电张人骏,讨论可能载有东沙岛相关记录的文献,最终在雍正年间刊刻的《海国见闻录》找到有关东沙岛的记载,并以英人《海道图说》相辅佐印证,又加以《国朝柔远记》、《广东通志》第一百二十八卷等文献佐证。此外,清廷更两次派军舰前往东沙岛考察,搜集日商毁坏中国渔民财产的证据。

  在不懈努力下,日方终于承认东沙岛为中国的领土。不过由于清廷的积弱,清王朝虽然收回了东沙岛,但为免触怒日本政府,被迫答应出资16万广东毫银收购日商在岛上的资产。1909年12月,清廷的黄龙旗在东沙岛上冉冉升起,标志着对当地恢复了主权。在收复东沙岛的交涉过程中,一些满清官僚也开始意识到海洋利权的流失。在清王朝最后几年,以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为首的一批官员,开始参考西方的国际惯例在南海其他岛屿展开测绘和考察,以及在岛上刻碑升旗宣示主权。虽然晚清历史的主旋律充斥着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凌辱的故事,但在那混乱的世道中亦浮现出一批又一批充满历史责任意识的人,他们以自己微薄力量,一次又一次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全国青联委员、香港青年大专学生协会执委会副主席 穆家骏

  复旦大学历史系学生 姜霏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