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清代秘密立储制

2023-05-09 04:24: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雍正建立“秘密立储制”,将其中一份继位诏书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古代封建王朝之争从来都是充满暴力,象征着权利之巅的玉玺,难以和平交接。皇室立储成为多子皇帝一个棘手难题。早在西周时代,就以嫡长子制度处理权力和财产继承问题。所谓“嫡长子制度”,就是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这是因为帝王所娶的正妻背后,必定是势力庞大的家族。彼时,位高如天子诸侯,再至大夫庶民,在权位继承问题上,一般都遵循这个制度。后来的唐律中有过明确规定:“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之后的朝代,“居嫡长者必正储位”的观念深入人心,绝大多数帝王都遵循这个规则。但至清朝,这个惯例被彻底打破。

  清朝康熙(1654年-1722年)曾公开立储,却又两度废掉太子,这令觊觎皇位的皇子们权力之争更加激烈,九子夺嫡更是将皇室内部矛盾推上巅峰。康熙就曾思考,如何将立储相关事宜和储君人选保密,避免皇子间的权力之争,部分史学家认为康熙在晚年一度尝试秘密建储。

  历经了刀光血影的皇权之争,得以登基的雍正(1678年-1735年)不想重蹈覆辙,没有按照惯例指定继承人,而是在康熙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个新的储君制度:“秘密立储制”。

  雍正有十个儿子,一继位,便开始思考如何预防皇子们储位之争的局面。公开立储,便会出现结党营私的局面,册立的太子也会成为众矢之的。若废太子,势必会影响朝局。秘密立储,即便是更换了太子,也是风平浪静。在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召集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文武大臣及九卿到乾清宫西暖阁开会,目的就是选出储君、册立太子。此次会议后,雍正就将大清未来的继承人用朱砂红笔写在诏书中,一式两份,一份皇帝自己贴身保管,另外一份诏书藏于锦匣中。之后宣布储君已立,装有诏书的锦匣安置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的匾额之后。待在位的皇帝驾崩之后,王侯宗室、顾命大臣等人可开启锦匣,核对两份诏书,确认无误后会昭告天下新君。诏书的内容,只有极少数人知道。雍正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下令禁止任何人谈论此事。

  雍正的“秘密立储制”,招来不少大臣的反对,并引起了争议。保守派认为应该坚守祖先遗传下来的惯例,遵循惯例“嫡长子制度”,否则可能引发局势动乱。但不管反对派的声音有多高,秘密立储还是得以建立并传承。继任的乾隆(1711年-1799年)在即位之初,便效仿雍正秘选了继承者,但因所选的两个太子都夭折了,朝臣因此得知储君人选。至晚年,乾隆再次秘立十五皇子永琰(1760年-1820年,嘉庆帝)为皇太子。

  “秘密立储制”是中国历史上皇位继承制度的重大改革,它保障了皇位的和平交接,保护了继承者,但也有其弊端,比如继位者没有“实习期”,准备时间过于仓促,问题也不少呢!

  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 何汉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