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遨游 > 正文

荔乡巾帼

2025-05-18 18:43:59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从冼夫人到现代,一颗荔枝里的千年精神密码五月的晨光透过古荔枝树的枝叶,在茂名根子镇贡园的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63岁的荔农李阿婆弯腰拾起一颗刚落地的荔枝,在围裙上擦了擦,递给我时说:"这荔枝啊,就像我们冼夫人,外皮粗粝,内里清甜。"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茂名荔枝与那位传奇女性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1300多年过去,冼夫人的精神依然滋养着这片荔乡大地,成为茂名荔枝走向世界最深层的文化动力。"好心"荔枝:一位巾帼英雄的千年馈赠电白区山兜村的冼夫人庙前,三株新栽的荔枝树正吐露新芽。庙祝梁叔每日清晨都会用井水浇灌这些树苗,他说:"老辈人传,冼夫人当年最爱在荔枝树下议事。这些树苗是从她故居遗址旁的老树嫁接来的,算是留个念想。"公元522年出生的冼夫人,在男性主导的俚族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统领岭南百越的首领。《隋书》记载她"多谋略,善用兵",却更以"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的包容智慧闻名。茂名市俚人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陈文广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珍贵的明代摹本《冼夫人赐荔图》,画中冼夫人正向各族首领分赠荔枝。"在当时,荔枝是珍贵礼物。冼夫人用荔枝化解仇怨,促进各族通婚交融,这种开放包容的胸怀,正是今天'好心茂名'精神的源头。"在高州长坡镇旧城村,我们见到了76岁的非遗传承人卢瑞英。她正在用古老的荔枝木雕刻技法制作冼夫人像。"你看这雕像面容慈祥却透着坚毅,就像我们的荔枝,外表粗粝,内核甜美。"卢阿婆的作坊里,荔枝木香与历史气息交织,让人仿佛看见那位骑着战马却手捧荔枝的巾帼英雄正向我们走来。古树新枝:冼夫人精神的当代传承正午时分,根子镇柏桥村的荔枝合作社里,理事长何建光和几位女社员正在分拣刚采摘的荔枝。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年销售额过千万的合作社,管理层八成是女性。"这不奇怪,"何建光笑着说,"从冼夫人时代起,我们茂名女子就当家。现在村里种荔枝最厉害的好手,多半是娘子军。"合作社的墙上挂着一幅特别的"荔枝外交"地图,标注着他们的水果出口到RCEP国家的路线。负责国际业务的副理事长林小娟告诉我们:"去年我们首次把鲜荔枝卖到迪拜,价格是国内的5倍。谈判时我特意讲了冼夫人用荔枝促进团结的故事,对方很受触动。"这位35岁的前英语老师,如今每年要飞四五趟东南亚开拓市场。在茂名海关的检疫处理区,我们遇到了正在监督荔枝出口检验的农艺师黄敏。她研发的"荔枝保鲜新工艺"使运输时间延长了3天,让茂名荔枝得以进入更遥远的市场。"冼夫人当年用快马送荔枝,现在我们用冷链航空。不变的是对品质的执着。"黄敏说。这位农学博士的办公室里,摆着一尊小小的冼夫人木雕,是她下乡指导农户时一位老艺人送的。荔香四海:从岭南到世界的甜蜜之旅傍晚的博贺港,一艘装载着300吨荔枝的冷藏船正准备启航前往新加坡。码头边,"荔枝西施"梁颖怡正在直播带货。镜头前,她熟练地用英语、马来语介绍产品,直播间里涌入来自东南亚各国的订单。"冼夫人要是看到我们用手机就把荔枝卖到海外,肯定很开心。"这位95后女孩笑着说。她创立的"夫人荔"品牌,包装上印着冼夫人画像,已成为东南亚华人圈的热门手信。在茂名会展中心,每年荔枝文化节都吸引数十国客商。今年的主宾国泰国派出了庞大代表团,团长素帕猜告诉我们:"茂名荔枝在泰国很受欢迎,不仅因为味道,更因为背后的'好心'文化。"展区里,中泰两国商人正在洽谈合作建设荔枝深加工基地的事宜,这种务实进取的商业精神,恰是冼夫人当年的延续。夜色中的水东湾跨海大桥霓虹闪烁,桥塔被装饰成荔枝造型。桥下的疍家渔船上,老渔民陈伯正在整理明天要用的荔枝木渔船桨。"过去用荔枝木做桨是因为结实,现在成了旅游特色。"他笑着说。这些载着游客体验荔枝文化的渔船,已成为移动的文化使者。一颗荔枝里的精神家园离开茂名前,我们再次来到贡园。月光下,那棵名为"天伦之乐"的千年古荔枝树静静伫立。抚摸着它龟裂的树皮,仿佛能感受到时光的流动。从冼夫人手赠荔枝化解干戈,到今日荔农手机接单全球,这颗红色果实承载的精神始终未变——开放包容的胸怀,务实进取的智慧,柔韧坚强的品格。茂名市作家协会主席张慧谋曾说:"每一颗茂名荔枝里,都藏着一个冼夫人的故事。"确实,当世界各地的人们品尝这颗甜蜜果实时,他们不仅尝到了岭南的风味,更品味到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从巾帼英雄到当代荔农,从俚族村落到RCEP市场,这条跨越千年的"荔枝之路",正见证着中华文化最动人的传承与创新。晨光中,又一批鲜荔枝即将启程远航。它们带着岭南大地的阳光雨露,带着冼夫人的"好心"精神,更带着当代茂名人的文化自信,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这或许就是对那位荔乡巾帼最好的纪念——让她钟爱的荔枝,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甜蜜使者。

 

  

责任编辑:陈康迪

点击排行